宁波城市职技学院:主动服务担起高职社会责任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浙江省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深刻体会到,“根植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性高职院校必须坚守的特色发展之路。地方性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谋发展、结合自身特点搞创新,主动全面深入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实现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共生共荣。
“地方性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趋势,也是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新课题。”宁波城市职院党委书记李维维表示,以“城市”命名的宁波城市职院一定会在推进宁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中做出新的贡献。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
“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前提是要形成支撑经济结构调整的科技和人才体系。随着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打造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学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责任。”据宁波城市职院院长李太武介绍,2008年学院在办学战略上进行了调整,确立了“来源于产业、根植于产业、服务于产业”的理念,围绕产业建专业,加大贸易物流、财会金融、旅游会展、城市园林、智能信息、创意设计等六大专业群的建设,深化人才培养、加强科学研究。
据宁波城市职院商贸学院执行院长沈时仁介绍,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训基地先后得到中央财政支持,物流管理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从2008年开始,商贸学院与浙江九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当时该公司仅有员工100余人,如今公司拥有员工800多人、终端合作客户1万余家,并获得2011年宁波市市长质量奖等多项荣誉。
“九龙物流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及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宁波城市职院多年来的人才支持密不可分。”浙江九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华表示,宁波城市职院多年来和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了近千名高素质物流人才,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继续实现共赢。
近年来,宁波市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而推进IT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宁波城市职院先后成为“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育基地”、“宁波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并入选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在此背景下,学院与宁波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合作成立宁波智慧系统发展研究所,是该研究院合作单位中唯一一所高职院校。研究所承担了《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考核体系研究》、《宁波车联网发展规划研究》等课题。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德道认为,宁波智慧系统发展研究所整合优势力量,积极主动参与研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后,信息学院将把计算机类和智能控制类两大专业群调整为智能信息类专业群。”据宁波城市职院信息学院执行院长徐济惠介绍,信息学院确定了以面向软件服务外包、智能电子电器,以及与智慧产业高度结合的专业培养目标,开设宁波市智慧产业核心引导课程15门,为宁波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没有创新,就没有美学;没有创新,就没有与国际接轨的机会。”宁波城市职院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潘沁说。
据了解,艺术学院承担了宁波美术馆、宁波博物馆的视觉形象设计等,而由其牵头创办的国际海报双年展已经举办了6届,促进了宁波文化的国际交流。2010年,艺术学院进驻东钱湖211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了30多家企业集聚园区,为园区带来了8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如今,艺术学院提出创意东方拓展计划——以“视觉东方”作为新时期的办学理念,努力拓展东方美学背景下的设计教育空间。
服务区域农业发展——与大山同呼吸,与土地共命运
43.5℃!今年的盛夏,奉化市刷新了浙江最高气温纪录。高温炙烤着奉化市溪口镇锦溪村村民们的心,2010年种下的1000亩香榧树今年首次果满枝头,可眼看着香榧树一天天被高温灼伤,大家心急如焚。
情急之下,锦溪村党支部书记金忠芳再次得到宁波城市职院农村工作指导员易官美副教授的一剂“良方”:一是不能除草、保持水分,二是施有机肥、改良土质,还要给树苗搭起“遮阳棚”。这一招,果然奏效。持续高温过后,多地的香榧树严重灼伤,锦溪村的香榧树却安然无恙。
锦溪村位于奉化的东南角,是市级贫困村,两万亩山林、1000多户人家,是宁波城市职院的结对村。学院先后派出景观生态环境学院的两批宁波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团队来到村里。经过科学论证和多方考察,大家建议村里发展香榧产业,有望填补当地高档干果生产空白,实现与水蜜桃支柱产业实行差异化发展,可优化林果品种结构。作为一个农民脱贫致富项目,锦溪村的香榧示范基地于2010年在宁波城市职院技术支持下建设起来,经过悉心指导和技术改良,原本需要6年结果的香榧树,第三个年头就开始挂果。锦溪村在2012年12月被奉化市科技局授予“早熟丰产香榧栽培科技示范基地”。
“‘三农’问题历来受重视。以科技服务‘三农’,帮助农民朋友转变思路,是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宁波城市职院景观生态环境学院执行院长王志龙表示,我们有志于依托涉农专业师资和技术资源,积极满足农业科技需求,拓宽服务“三农”渠道,与大山同呼吸,与脚下这片土地共命运。
同样在奉化的四明山区,樱花和槭树的种植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近几年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地理优势的丧失,苗木品种单一、栽培技术落后、标准化生产滞后,逐渐成为农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问题。
2011年,以宁波城市职院教授祝志勇为研发带头人的科研团队获批国家星火重大项目“浙江四明山区域槭树和樱花产业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该项目针对四明山区域苗木产业发展中存在自有知识产权品种少,种植、繁育、栽培技术传统,容器栽培新材料开发与应用速度相对滞后,产业从业人员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繁育良种与推广、集成高效栽培技术与示范、调整与优化结构、培养技术团队等,实现了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宁波城市职院副教授胡仲义帮助溪口镇成功申报《雷竹夏秋出笋技术研究与推广》国家级课题,通过推广这项新技术,溪口镇农民在雷笋上一年增收2000多万元。
“优秀农民进大学”已经连续在宁波城市职院溪口校区举办了10年,400多名花木种植户先后跨进学院大门,系统接受花卉苗木生产和经营的科学知识,培养了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根水、北仑“杜鹃大王”沃绵康等一大批花木生产经营能手。如今,学院拥有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宁波市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具备包括智能楼宇管理师、茶艺师、景观设计师等在内的20余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资格。 (通讯员 刘玲 朱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