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单独招生考试改革
2011年05月04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4月17日下午,来自连云港某中学的考生小刘一脸惊喜地坐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IVT”)单独招生的面试考场上,从容地应答考官们提出的问题。她的考题来自考场内的随机抽签,考试成绩则由坐在对面的5名考官现场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由考场工作人员算出平均分,当场公布,并由考生本人签名确认。
当天,IVT举行单独招生考试,在学院里,同时设有40个考场,每个考场有5名考官,其中有1名企业代表,也有来自企业的该院的优秀毕业生。如果小刘能够有幸被录取,那么,决定她能否上大学的,将有企业代表投的一票。
突破:
考试,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今年,苏工园区职院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首次进行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计划招录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等12个专业共348名学生,但实际报考人数却达到了662人。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则无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而未被录取者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单独招生能否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能否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不仅学生关心、家长关心、社会关心,而且学校更为关心。”苏工园区职院院长单强说,“国家允许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实际上是招生考试权力的下放,这不仅意味着学校可有更多的录取考生的自由,同时也决定着学校将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孙海泉博士负责此次面试的命题和面试组织工作,他表示,单独招生应该是一种新的高考形式,如果还以文化成绩论英雄就失去了创新意义,因此学院在综合素质考核中改革了传统的笔试,完全采用面试的方式。“与传统的笔试相比,此次面试考题都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标准答案,主要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他们的举止仪表、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应变能力、知识面等综合职业能力。”学生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得分高低之别;考生不存在够不够格,只能说谁更合适(读高职)。“
尝试:
入学,赋予“学长”表决权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完全由学院自主制定招生政策,自主命题,自主组织考试,自主招生录取,前几个“自主”都好落实,而对于谁来面试,谁当考官,全院上下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最终,学院选择了企业。
学院党委书记林宁萍认为,谁对学生评价更有发言权,不应该是老师自说自话,也不应由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行政干预,而应该由企业和用人单位来评判。让企业人员参加考生素质测试的评分,按照“企业标准”选录新生,选拔出来的学生才能更贴合企业的需要。为此,该院在选择企业考官时定出了3个原则,首先必须是本院的毕业生,其次是目前在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三是作出了较好的成绩,担任部门主管、工程师等以上行政和专业技术职务。
苏州依维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建刚是企业考官中毕业时间最早的。2000年,他从学院精密工程系毕业以后自主创业,创办了自己的模具公司,并与学院共建“教学工厂”。高建刚告诉记者,“以前是IVT(学院的英文简称)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角色发生了改变,成为招人、用人、管人也培养人的用人单位,对企业需要什么人、什么学生适合读职校、走技能成才的路子,我们心里很清楚,但是,以往受高考招生制度的制约,我们对高职的招生不可能有发言权,甚至没有建议权,更谈不上表决权。如今,学校‘请’到了我们,我们当然会非常慎重地对待和行使这个‘特权’。”
2009年毕业,现任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助理的牛琼琼感慨地说:“学校请我们来做考官,这让我感到很意外,更非常感谢,这件事(当考官)本身就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体现,校企双方从源头上携手,更有利于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这不仅对学校提高育人质量有好处,对企业用人来说,也是自己在订购‘原材料’,是在做育人工程上的‘甲供’,这样双赢的好事,没理由不支持。”
思考:
改革,单独招生需要回归本质
按照以往的招生政策,学院在选择生源方面没有自主权,高职必须等到“本三”录完之后才能选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对优质生源的选择,虽然该院每年大部分专业的录取线都在“三本”以上,但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保证育人质量,学校只能针对能够招到的学生在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学生入校以后如何培养上。如今,学校对选择学生有了自主权,怎么选、选择谁、谁来选,都大有文章可做。
单强院长认为,“高职院校实行单独招生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重点职业院校可以突破以往录取批次的限制,与其他重点高校一样享有优先挑选优质人才的机会,将更多的考生纳入招生对象视野,通过自主选择招到专业适配度较高的考生,更有利于学校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单独招生对办学成绩突出、办学声誉较好的院校来说,也是一种政策性的导向和鼓励;二是可以为有志于技能成才、动手能力较强、职业潜质较好,但文化成绩不太理想,或各门学科不太平衡,综合成绩不太好,而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专才’提供升学和深造的机会;三是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选才标准,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中学校改变育人模式,从源头上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为此,单强院长建议,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加强对单独招生严格监督的前提下,要加大对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创新实践,及时推广成功经验,以使单独招生不会偏离制度设计初衷。(梁国胜)
当天,IVT举行单独招生考试,在学院里,同时设有40个考场,每个考场有5名考官,其中有1名企业代表,也有来自企业的该院的优秀毕业生。如果小刘能够有幸被录取,那么,决定她能否上大学的,将有企业代表投的一票。
突破:
考试,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今年,苏工园区职院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首次进行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计划招录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等12个专业共348名学生,但实际报考人数却达到了662人。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则无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而未被录取者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单独招生能否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能否从根本上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不仅学生关心、家长关心、社会关心,而且学校更为关心。”苏工园区职院院长单强说,“国家允许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实际上是招生考试权力的下放,这不仅意味着学校可有更多的录取考生的自由,同时也决定着学校将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孙海泉博士负责此次面试的命题和面试组织工作,他表示,单独招生应该是一种新的高考形式,如果还以文化成绩论英雄就失去了创新意义,因此学院在综合素质考核中改革了传统的笔试,完全采用面试的方式。“与传统的笔试相比,此次面试考题都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标准答案,主要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他们的举止仪表、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应变能力、知识面等综合职业能力。”学生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得分高低之别;考生不存在够不够格,只能说谁更合适(读高职)。“
尝试:
入学,赋予“学长”表决权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完全由学院自主制定招生政策,自主命题,自主组织考试,自主招生录取,前几个“自主”都好落实,而对于谁来面试,谁当考官,全院上下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最终,学院选择了企业。
学院党委书记林宁萍认为,谁对学生评价更有发言权,不应该是老师自说自话,也不应由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行政干预,而应该由企业和用人单位来评判。让企业人员参加考生素质测试的评分,按照“企业标准”选录新生,选拔出来的学生才能更贴合企业的需要。为此,该院在选择企业考官时定出了3个原则,首先必须是本院的毕业生,其次是目前在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三是作出了较好的成绩,担任部门主管、工程师等以上行政和专业技术职务。
苏州依维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建刚是企业考官中毕业时间最早的。2000年,他从学院精密工程系毕业以后自主创业,创办了自己的模具公司,并与学院共建“教学工厂”。高建刚告诉记者,“以前是IVT(学院的英文简称)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角色发生了改变,成为招人、用人、管人也培养人的用人单位,对企业需要什么人、什么学生适合读职校、走技能成才的路子,我们心里很清楚,但是,以往受高考招生制度的制约,我们对高职的招生不可能有发言权,甚至没有建议权,更谈不上表决权。如今,学校‘请’到了我们,我们当然会非常慎重地对待和行使这个‘特权’。”
2009年毕业,现任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助理的牛琼琼感慨地说:“学校请我们来做考官,这让我感到很意外,更非常感谢,这件事(当考官)本身就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体现,校企双方从源头上携手,更有利于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这不仅对学校提高育人质量有好处,对企业用人来说,也是自己在订购‘原材料’,是在做育人工程上的‘甲供’,这样双赢的好事,没理由不支持。”
思考:
改革,单独招生需要回归本质
按照以往的招生政策,学院在选择生源方面没有自主权,高职必须等到“本三”录完之后才能选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对优质生源的选择,虽然该院每年大部分专业的录取线都在“三本”以上,但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保证育人质量,学校只能针对能够招到的学生在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学生入校以后如何培养上。如今,学校对选择学生有了自主权,怎么选、选择谁、谁来选,都大有文章可做。
单强院长认为,“高职院校实行单独招生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重点职业院校可以突破以往录取批次的限制,与其他重点高校一样享有优先挑选优质人才的机会,将更多的考生纳入招生对象视野,通过自主选择招到专业适配度较高的考生,更有利于学校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单独招生对办学成绩突出、办学声誉较好的院校来说,也是一种政策性的导向和鼓励;二是可以为有志于技能成才、动手能力较强、职业潜质较好,但文化成绩不太理想,或各门学科不太平衡,综合成绩不太好,而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专才’提供升学和深造的机会;三是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选才标准,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中学校改变育人模式,从源头上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为此,单强院长建议,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加强对单独招生严格监督的前提下,要加大对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创新实践,及时推广成功经验,以使单独招生不会偏离制度设计初衷。(梁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