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促进大学生就业着力点在哪——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
2011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记者 万玉凤
以“‘十二五’时期的产业结构转型、城镇化建设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主题的全国首届劳动科学博士生论坛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举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是“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十二五规划全局的视角下,这些因素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就业,未来一段时间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会后,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
经济形势向好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记者: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来看,有哪些因素将对大学生就业产业影响?“十二五”时期,在变革的全局中,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趋势?
曾湘泉:现在中国的就业从总体来看,其实应该跟经济形势的判断连在一起。因为就业的问题是一个派生的需求,就是劳动力需求。如果要保持就业岗位的创造,就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没有经济增长速度,就肯定有问题。从经济形势判断来讲,我国经济处于稳定增长时期,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对大学生就业而言,是有利的。
中国就业研究所从2008年年底开始做每季度的就业形势分析,从2008年年底的金融危机到现在,2008年、2009年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就业形势很不好,但通过智联招聘的2900万份简历和200多万的企业调查数据看,从2009年的第三季度开始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从2011年的就业形势分析来看,基本上劳动需求水平还是非常高的,所以总的判断,从客观数据来看,目前就业形势是不错的。
但“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就业工作将面临很大挑战,原因在于,从外部环境来讲,目前世界经济仍然很不稳定,这个不稳定主要表现在美国的经济危机的后续影响以及欧债危机上。同样,全球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投资量的停滞会导致就业量增长的停滞。从国内情况来看,高物价,高房价等问题,这也很可能导致人工成本的上升,人工成本上升,对用人单位来讲,就意味着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房地产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将对经济发展预期产生影响。这些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就业前景并不十分明朗。
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来说,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未来的劳动力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会减缓,减缓的同时就意味着,劳动力需求在不变的情况下,就业总量压力会减轻,但是结构性的矛盾仍然会非常复杂,非常尖锐。
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对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需求结构。目前,经济投资地区结构已经开始调整,由于东部土地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不少企业选择向中西部转移,虽然大学生就业的区域去向已经开始变动,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仍不平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容纳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有限,因此,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必须向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乃至乡镇等基层延伸。
提升就业能力仍是大学生就业核心
记者:就整个劳动力市场而言,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但与此同时,近年来,却出现了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曾湘泉:“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劳动需求继续增加,而人口结构导致的青年劳动力减少,由此引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在一些地区、一些企业,经常会出现企业招工难,特别是青年劳动力,而一般劳动者求职难并存的情况,这是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表现。尤其是中小企业,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随着劳动密集型企业已开始向技术型转变,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工无法胜任技能型工作,技工和一线普通工人显得较为紧俏,大学毕业生因观念、生活环境等原因不愿到小企业工作,导致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除了用工需求量的增长和用工结构的变化,规模以下企业经营效益不好,工资待遇、福利保障低等也与招工难有直接关系。
就业涉及到劳动者一方寻求就业的个人意愿和能力,而雇佣劳动者的一方则涉及到对就业岗位的数量的提供,对技能的需求,两者之间匹配非常重要。大学生就业难更多是意味着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更高,期望更高,而基本素质和就业能力却不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
要重视这种结构性失业的问题,需要去深化改革,特别是教育的改革,包括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技工学校的就业并不困难,因为他们的定位很清楚,比较好的大学就业的问题也不太大,但一般本科和高职院校的问题现比较突出,因为它的定位不清楚,所以教育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记者:产业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产业结构升级与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曾湘泉:总的来讲,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空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必然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结构和技术结构等出现一系列变化,更多地表现在对各层次劳动力需求比例的变化上,以及对素质要求的提升上。
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一些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在劳动力需求方面也将相应发生的变化:大量需要能适应产业升级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由此就会产生对相应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和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在上述新兴产业中就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目前劳动力供给方调整的速度跟市场调整的速度不相匹配,我们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和能力还很弱,所以这一方面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去分析和讨论,需要尽快提高大学生就业匹配能力。 提高就业质量亟需强化前瞻研究
记者:如何才能促进大学生与就业岗位匹配,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在这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曾湘泉:从数量来讲,中国大学生在劳动人口中占的比重并不是很高,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哪?摩擦性和结构性问题特别突出,前者主要由就业信息不充分、信息流动和传播不顺畅等原因造成,后者主要源于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摩擦性失业从现在来讲有一定的缓和,因为这两年开始强调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强调职业的指导,职业的信息供给,但是结构性失业目前还是比较突出的。
“十二五”时期,就业服务需要政府进一步重视。从劳动力市场来看,公共就业服务在中国一直非常薄弱,比如大学生现在找工作主要是两个渠道:校园招聘会和网络。很多就业比较好的学校的校园招聘会办得比较好,网络目前来讲主要是三大网络公司——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他们都不是公立机构。政府怎么样去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功能促进就业?
我认为,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承担公共信息的发布工作。失业的问题,首先是岗位空缺信息的问题。我们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岗位空缺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当前,政府应该大力推进岗位信息发布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向社会及时公布信息,从而降低摩擦失业率。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当每年将分专业、分地区、分学校在校就读人数、毕业生人数等及时向社会公布,以避免造成有的专业一哄而上,引起不必要的结构性问题。
到2020年,我国人口结构所决定的24岁以下青年劳动力将不断减少,这将给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教育部门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发展趋势等,迅速着手研究和制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包括整体规模、层次、体制和机制等长期的发展目标。特别要关注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结构、能力要求等问题。教育部门要探讨如何建立更为科学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大学规模等大学绩效衡量指标体系,引导大学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方向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构建基础平台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非常重要。高校应紧紧抓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个重心,结合企业需求,开发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工具,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并建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数据库”,强化对企业发展所需能力的调查,除了为教师提供调整与改进教学的依据以外,也让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能够据此规划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找到工作、保持工作与转换工作的能力,这恰恰也是就业服务的核心目标。大学提供就业服务的质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们的大学就业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在此,我要特别呼吁,国家应当高度重视职业开发和指导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自1999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致力于推进专业学位教育发展,使我国的专业学位类型不断丰富,目前已有18种专业学位。职业开发和指导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研究领域,非常适合开设专业硕士学位,这也是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方面的,而我国在此领域仍然是一个空白。虽然我国已有了工商管理硕士,但它更侧重于一般性、综合性的管理教育,无法涵盖这一领域具体职能与技术层面。尽管目前部分高校设有人力资源管理学位,但主要按照研究型人才模式培养学生。因此,国家应当尽快设立职业开发和指导的专业学位,加大就业服务人员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升大学生服务质量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以“‘十二五’时期的产业结构转型、城镇化建设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主题的全国首届劳动科学博士生论坛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举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是“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十二五规划全局的视角下,这些因素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就业,未来一段时间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会后,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
经济形势向好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记者: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来看,有哪些因素将对大学生就业产业影响?“十二五”时期,在变革的全局中,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趋势?
曾湘泉:现在中国的就业从总体来看,其实应该跟经济形势的判断连在一起。因为就业的问题是一个派生的需求,就是劳动力需求。如果要保持就业岗位的创造,就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没有经济增长速度,就肯定有问题。从经济形势判断来讲,我国经济处于稳定增长时期,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对大学生就业而言,是有利的。
中国就业研究所从2008年年底开始做每季度的就业形势分析,从2008年年底的金融危机到现在,2008年、2009年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就业形势很不好,但通过智联招聘的2900万份简历和200多万的企业调查数据看,从2009年的第三季度开始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从2011年的就业形势分析来看,基本上劳动需求水平还是非常高的,所以总的判断,从客观数据来看,目前就业形势是不错的。
但“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就业工作将面临很大挑战,原因在于,从外部环境来讲,目前世界经济仍然很不稳定,这个不稳定主要表现在美国的经济危机的后续影响以及欧债危机上。同样,全球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投资量的停滞会导致就业量增长的停滞。从国内情况来看,高物价,高房价等问题,这也很可能导致人工成本的上升,人工成本上升,对用人单位来讲,就意味着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房地产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将对经济发展预期产生影响。这些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就业前景并不十分明朗。
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来说,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未来的劳动力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会减缓,减缓的同时就意味着,劳动力需求在不变的情况下,就业总量压力会减轻,但是结构性的矛盾仍然会非常复杂,非常尖锐。
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对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需求结构。目前,经济投资地区结构已经开始调整,由于东部土地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不少企业选择向中西部转移,虽然大学生就业的区域去向已经开始变动,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仍不平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容纳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有限,因此,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必须向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乃至乡镇等基层延伸。
提升就业能力仍是大学生就业核心
记者:就整个劳动力市场而言,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但与此同时,近年来,却出现了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曾湘泉:“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劳动需求继续增加,而人口结构导致的青年劳动力减少,由此引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在一些地区、一些企业,经常会出现企业招工难,特别是青年劳动力,而一般劳动者求职难并存的情况,这是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表现。尤其是中小企业,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随着劳动密集型企业已开始向技术型转变,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工无法胜任技能型工作,技工和一线普通工人显得较为紧俏,大学毕业生因观念、生活环境等原因不愿到小企业工作,导致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除了用工需求量的增长和用工结构的变化,规模以下企业经营效益不好,工资待遇、福利保障低等也与招工难有直接关系。
就业涉及到劳动者一方寻求就业的个人意愿和能力,而雇佣劳动者的一方则涉及到对就业岗位的数量的提供,对技能的需求,两者之间匹配非常重要。大学生就业难更多是意味着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更高,期望更高,而基本素质和就业能力却不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
要重视这种结构性失业的问题,需要去深化改革,特别是教育的改革,包括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技工学校的就业并不困难,因为他们的定位很清楚,比较好的大学就业的问题也不太大,但一般本科和高职院校的问题现比较突出,因为它的定位不清楚,所以教育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记者:产业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产业结构升级与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曾湘泉:总的来讲,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空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必然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结构和技术结构等出现一系列变化,更多地表现在对各层次劳动力需求比例的变化上,以及对素质要求的提升上。
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一些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在劳动力需求方面也将相应发生的变化:大量需要能适应产业升级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由此就会产生对相应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和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在上述新兴产业中就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目前劳动力供给方调整的速度跟市场调整的速度不相匹配,我们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和能力还很弱,所以这一方面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去分析和讨论,需要尽快提高大学生就业匹配能力。 提高就业质量亟需强化前瞻研究
记者:如何才能促进大学生与就业岗位匹配,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在这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曾湘泉:从数量来讲,中国大学生在劳动人口中占的比重并不是很高,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哪?摩擦性和结构性问题特别突出,前者主要由就业信息不充分、信息流动和传播不顺畅等原因造成,后者主要源于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摩擦性失业从现在来讲有一定的缓和,因为这两年开始强调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强调职业的指导,职业的信息供给,但是结构性失业目前还是比较突出的。
“十二五”时期,就业服务需要政府进一步重视。从劳动力市场来看,公共就业服务在中国一直非常薄弱,比如大学生现在找工作主要是两个渠道:校园招聘会和网络。很多就业比较好的学校的校园招聘会办得比较好,网络目前来讲主要是三大网络公司——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他们都不是公立机构。政府怎么样去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功能促进就业?
我认为,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承担公共信息的发布工作。失业的问题,首先是岗位空缺信息的问题。我们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岗位空缺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当前,政府应该大力推进岗位信息发布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向社会及时公布信息,从而降低摩擦失业率。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当每年将分专业、分地区、分学校在校就读人数、毕业生人数等及时向社会公布,以避免造成有的专业一哄而上,引起不必要的结构性问题。
到2020年,我国人口结构所决定的24岁以下青年劳动力将不断减少,这将给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教育部门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发展趋势等,迅速着手研究和制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包括整体规模、层次、体制和机制等长期的发展目标。特别要关注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结构、能力要求等问题。教育部门要探讨如何建立更为科学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大学规模等大学绩效衡量指标体系,引导大学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方向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构建基础平台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非常重要。高校应紧紧抓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个重心,结合企业需求,开发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工具,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并建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数据库”,强化对企业发展所需能力的调查,除了为教师提供调整与改进教学的依据以外,也让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能够据此规划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找到工作、保持工作与转换工作的能力,这恰恰也是就业服务的核心目标。大学提供就业服务的质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们的大学就业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在此,我要特别呼吁,国家应当高度重视职业开发和指导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自1999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致力于推进专业学位教育发展,使我国的专业学位类型不断丰富,目前已有18种专业学位。职业开发和指导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研究领域,非常适合开设专业硕士学位,这也是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方面的,而我国在此领域仍然是一个空白。虽然我国已有了工商管理硕士,但它更侧重于一般性、综合性的管理教育,无法涵盖这一领域具体职能与技术层面。尽管目前部分高校设有人力资源管理学位,但主要按照研究型人才模式培养学生。因此,国家应当尽快设立职业开发和指导的专业学位,加大就业服务人员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升大学生服务质量提供专业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