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
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 |
校长: |
李万忠 |
建校时间: |
1955年 |
教育教学,理念先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武威二中有一个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务实苦干的领导班子。在这样一个领导班子带领下,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在学生的发展上,坚持德智体美一起抓,使学生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好中差一起抓,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不断的进步。在教师的发展上,高度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坚持把“学习、反思、交流、研究、实践”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五个基本途径,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倡导及时总结反思,广泛开展经验交流,积极进行研究与探索,全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自主发展。在学校的发展上,不求急功近利,尊重历史,尊重现状,脚踏实地,知难而进,传承学校光荣传统,全力打造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武威二中始建于1955年3月,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2001年3月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武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年12月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现在的武威二中以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目标,抓管理、上质量、促发展,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迅速攀升,办学优势日渐明显。2006年,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学生王振斌、苏振林分别以671分、670分的优异成绩,获凉州考区高考理科一、二名,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高雪以623分的优异成绩获凉州考区高考文科第一名,被复旦大学录取;高考综合录取人数为754人,名列武威城区学校第一;初中毕业会考500分以上人数名列全城区前茅,张涵夺得城区初中毕业会考状元;有60多名学生在高、初中数理化及英语竞赛中获奖。2007年高考亮点频闪,成绩喜人,三流的生源考出了一流的成绩:二本上线人数突破400大关;学生冉志鹏以665分的优异成绩夺得武威城区理科榜眼,被复旦大学录取;有4个班本科上线率达85%以上,其中有1个文科班本科上线率达100%;学校的文科优势愈加明显,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继续稳居武威城区之首。
以德为本为了学生的发展近年来,武威二中建立了以党总支为核心,政教处、校团委为两翼,年级主任、班主任、政治课教师为骨干的德育工作系统,使德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健康有序地进行。学校重视师德建设。通过在教职工中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倡导合作与竞争精神,注重制度建设,保障师德建设质量,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等措施,使任课教师以身立教,以情引导,使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增强教师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性。
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与公德精神,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各种习惯。武威二中从“五个一”入手,即打扫好每一次卫生,升好每一次国旗,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课间操,上好每一个自习,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认真开展“校园文明月暨学习竞赛”活动,净化校园风气,规范学生行为。学校大力宣传网络文明,教育学生远离网吧,让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现代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及个性发展的需要,武威二中利用升旗集会、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教师利用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抗击挫折、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等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给学生营造一个激励其自信的氛围,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校长李万忠总要讲这样几句话:“你们现在已经来到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我不管你们来自哪所学校,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也不管你中考的分数是多少,你们现在又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我送给大家三句话: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阔气比志气。”使学生养成乐观的态度,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武威二中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优美的成长环境。学校科学规划了校园布局,多方筹措资金,修建了高标准的具有现代审美气息的学校标志性建筑教学实验楼、学生公寓楼,完成了校园文化广场和升旗广场的硬化、绿化、美化工程,种植各种观赏树木300多棵,设置广场华灯10盏。现在的校园绿树成阴,鲜花簇拥,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发挥着以美育人的功能。学校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运动区的楼道、教室墙壁上布置了名人肖像,名言警句,文明用语,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各种校牌、标语时刻警示和约束着学生的言行。校刊、校训、黑板报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鼓舞学生拼搏奋进,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已成为人文素质教育会“说话”的“土壤”,使全校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环境的熏陶。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武威二中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载体,提高德育实效性。如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春季球类比赛,红五月艺术节、演讲会、辩论会、古诗文背诵竞赛、书信征文比赛、书画作品展示、校园之声广播、青少年模拟法庭等,活跃了校园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大大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严格学生管理。武威二中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注重教会学生做人牞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学校领导、中层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专职管理人员分工负责、全员参与的系统管理模式,把管理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确保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管理。学校实行堂堂课学生考勤制、任课教师入住学生宿舍制、住校学生午休制、周六住校生向班主任报到制、“一对一”帮扶制等管理制度。现在,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学习风气浓厚,学生行为文明,卫生干净整洁,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制定可靠的奖励措施。“奖励优秀生,资助贫困生,决不让一个优秀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是武威二中对社会的郑重承诺。学校成立“爱心基金会”,联系社会力量,整合各种捐助资源,对第一志愿报考武威二中的学生以及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努力减轻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崇德强能为了教师的发展武威二中党总支书记、校长李万忠是一位抓教学管教育的行家里手。他认为:办好一所学校因素是多方面的,办学观念、师资队伍、生源状况、办学条件、管理机制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教师队伍素质是尤为关键的因素。仅此,武威二中因致力于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竭尽全力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教师获得成功,努力把优质资源转化为先进的教学生产力。为达此目的,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强化队伍建设。
建立师德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强化师德。武威二中坚持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着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通过每学期的学生评教,健全考核和监督机制,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并把师德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优创先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教育广大教师自觉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以德立身,以德从教,以德育人。
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武威二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自我提高、不断进取的意识。开展各种专项的校本培训,包括普通话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班主任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空间和条件。坚持在专任教师中实施“七个一工程”,即读一本教育专著、参加或完成一项教研课题、上一节示范性研究课、完成一篇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制作一件多媒体课件、出一套高质量的试题、发表一篇教学论文或一篇教学经验总结。学校拥有良好的信息化教育条件,有千兆主干校园网和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所有办公室、多媒体教室都可直接与互联网联接。学校通过专项校本培训,现在全校80%以上的教师能熟练制作教学课件,拥有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在武威二中的教师队伍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195名,有66名为近三年新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可以说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制定了详细的青年教师培训方案。一是狠抓青年教师的读书学习。在青年教师中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大兴读书之风,每学期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读书报告会,督促青年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强化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训练。每学年在青年教师中举行以近十年高考试题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考试,督促青年教师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三是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聘请30多位学科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由学校颁发聘书,结成66对师徒对子,建立了以老带新、拜师学艺、跟踪听课制度,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同时要求新老教师互学共进,把互教互学、共研共探活动落实到备课、听课、评课、命题与教研等各个环节之中。每学期结束后学校还专门召开“青蓝”工程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奖励先进。学校尽量满足青年教师业务进修的要求,坚持每年为每位教师订阅2至3种教学杂志,每年为教师配发3至4本教学参考用书。支持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学校规定对取得教育硕士学位的教师报销一半学费。
创设宽松和谐的文化学术氛围,促进名师成长。武威二中为骨干教师设台阶、创条件、定目标,帮助骨干教师提炼教学特色和教学模式,资助骨干教师著书立说,在《武威日报》上开辟名师风采专栏宣传骨干教师的优秀事迹,激励骨干教师尽快成为名师,以充分发挥名师的榜样引领作用。
如今全校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49名,一级教师72名,获得过全国模范教师、省级优秀专家、省市级“园丁奖”优秀教师称号以及被命名的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5名,教育硕士4名,基本形成了一支以名师为龙头、骨干教师为主力、青年教师为梯队的梯形结构的教师队伍。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200多篇,有20多名教师在全国及省、市级课堂教学评优中获奖。其中一等奖获奖人数及获奖率连续两年名列全市第一,在第六届全省基础教育成果评选活动中,学校有四项教研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获奖成果数名列全省中学之首。
改革创新为了学校的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
武威二中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研活动,引领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又快又好的发展。
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武威二中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通过说课、评课、优质课、示范课等形式,积极引导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教材潜力,将学生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思想渗透、知识渗透、方法渗透和手段渗透等方式,在教学中注入新的思想、理念和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在知识上,向社会、技术拓展,强调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强化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改革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武威二中认真开展“三主”论坛活动,论坛活动的“主题”,围绕学校课题研究的内容来确定,研究讨论的“主线”,围绕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实践来展开;论坛活动的“主讲人”,由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共同承担。备课组开展“三磨”式的研讨活动;磨现代教育理念如何渗透,磨学科课程标准如何贯彻,磨教师如何科学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与艺术。这不仅为教师们的共同成长搭建了平台,形成了“交流思想、共享智慧”的良好氛围,而且有力地加强了学科组建设,提升了推进学科教学改革的整体实力。
开设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武威二中十分重视学生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并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省级示范性中学评估验收中,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成为了学校工作的一大亮点。学校借鉴省内外一些学校的经验,结合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研究编写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手册》,全校教师人手一册;编辑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料》,制定了《武威二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案》。在研究性活动的形式、类型、途径上不断探索,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使研究性活动课更符合学生实际。近年来,选派学生参加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获得了甘肃省科技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科技实践活动组织奖等称号;高二年级学生的创新设想《多功能“S”形水库大闸》和小制作“液压挖掘机”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的关注,且专程制作专题节目,并在科技频道播出。2006年,高二年级毕璐同学代表武威市参加甘肃省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其研究性学习作品《白塔寺———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荣获大赛一等奖,以丰富的图片、详实的资料,严密的论证赢得了专家的好评。2007年,学校选送的六个项目又全部获奖。学校在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的基础上,编辑整理了《武威二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论文集》、《武威二中学生科技创新作品集》,结合当地特色和学校实际开设了武威乡土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英语阅读指导、物理学史与物理学习等校本课程,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近年来,武威二中借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东风,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加快了教育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先后修建了教学实验楼、学生公寓楼,建成了功能完善、先进实用的校园网,按国家一类标准配齐配足了理、化、生实验仪器和药品。拥有设备配套、功能先进、数量足够的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等,今年学校开工修建一幢现代化的图书电教大楼,明年竣工投入使用。学校办学条件十分优越,是目前全市占地面积最大、校园环境最美、住宿条件最好、教学设施最全的学校之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武威二中被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优秀学校;被北京奥组委、教育部确定为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被甘肃省教育厅、体育局评为“全省中小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被武威市总工会等九部门评为“武威市‘学习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