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
严爱勤朴 |
校长: |
|
建校时间: |
1942年 |
1994年8月,新一届领导班子遵循“管理有序,管理有方,管理有效”的原则,形成制约加激励的管理机制和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效益。
一是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九年义务教育法》、《师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文件;学习邓小平、江泽民及其他中央领导有关教育的论述,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水平。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建设以及校风、学风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加强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强化班主任工作管理。
三是实行校长负责制,完善管理考核奖励制度,激发内部活力,调动工作积极性。
四是加强党员教育,开展“双学”、“三讲”和“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让党员时时、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五是在教师中坚持“内塑素质,外树形象”要求,培养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创新观念和爱岗敬业精神,以岗位练兵加教研为基本途径,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双三课”活动(即形式上的说课、讲课,层次上的过关课、标准课、优秀课),全体教师都参与,业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强化教师业务训练。抓教师通用基本功的训练,要求教师练好三笔字和普通话;抓教师专业基本功的训练,要求教师学习并熟知所作科目大纲的总要求及每年每学期的要求,通读初、高中所有教材,训练驾驭教材的基本功,备课定教案的基本功;训练课堂讲授的基本功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基本功。以评课为先导,抓好以下几类课:老教师的示范课,优秀教师的观摩课,新教师的入门课,并对新教师采取跟踪听课。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开展教学评优竞赛活动,激励教师在业务上冒尖,争当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能手,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提高。
六是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以管理求发展。
四个方面
制度管理
坚持并不断完善各项教学制度,如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听课制度、教研制度、质量评估分析制度等。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考试试卷分析,辅导学生等,均加强考核和记载。要求备课规范化,以课时写教案,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并规定要常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备课、上课;每两周分年级集体备课一次。严格教案签字制度,提前一周备课,杜绝无教案上课。要求领导每周听两节课,教师每周听一节课。
计划管理
各科教师,各教研组,各活动小组开学时制定计划,工作中落实计划,期未做好总结,并由学校检查计划完成情况,总结经验,评出优劣。
常规管理
每学期教导处检查教案3次,抽查学生作业2--3次,并做好记录。全校坚持坐班制。认真填定《教学日志》,反映学生出勤、班级活动和教师上课情况。
目标管理
每学期对各年级制定教学目标,如初三中考合格率要达标,高三高考上线率要达到或超过所规定的百分比,所有班级要控制过差率。根据达标情况,给予奖惩。通过这些管理措施,培养了教师刻苦钻研业务、认真教书育人的好习惯,提高教师教学的专业水平。
师资力量
七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和教学法改革实验,以科研带动教改,以教改促进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推进素质教育。每年年底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进行教研及课堂教学交流,探索最优课堂教学方法;同时注重教学理论的研究,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近三年,各教研组教师写出教学论文100多篇,其中10多篇发表在省、部、市级专业期刊上。八是在学生中经常性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两史一情”教育及《中学生学校领导班子,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硬件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由县上拨款210万元,中央、省、市和县教育局拨款154万元,学校自筹33.5万元,有关单位和个人捐资22.5万元,共筹措资金420万元,1995年元月,校园改建工程终于全面启动。教学楼和图书实验楼修建工程奠基开工,9月底,教学楼竣工交付使用,年底图书实验楼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同时,硬化楼前广场7500㎡,建成中心花园和150㎡的水冲式厕所,自此第一期修建工程全部竣工。
学校成绩
办学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1996年高考上线人数达137人,升学率为22.8%,为恢复高考后的最高纪录,打破了10年中升学率徘徊不前的局面,教学质量跃居市先进学校行列,得到市、县的表彰和奖励。
环境设施
1997年5月新的一栋家属楼动工兴建,1998年7月竣工;并为贯通城内纬三路和修建南街花草坛,经县政府协调,划拨地皮7000多㎡。1997年6月,学生宿舍楼奠基动工,1998年元月验收使用;为了绿化、美化校园,创造优美的育人环境,4月修建了学生宿舍楼前2400㎡的大花园,栽种了国槐、玫瑰、云杉、侧柏、雪松、红花槐、丁香、榆叶梅等,种植了各种花木200多种,将原足球场辟为绿茵足球场;又制作了宣传栏、读报栏、标语牌等。9月下旬,新校门落成,第二期修建工程完竣。10月,被兰州市绿化委和园林局命名为园林化单位和绿化达标单位。今天,永登一中已成为环境优美,风景优雅的育人园地,永登县城的一道风景线。1998年,兰州市政府定为“542工程”项目建设学校。同年9月该校被县精神文明办命名为“文明单位”。
学校成就
1999年,被兰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兰州市“文明单位”。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同年秋季开始停止了初中招生,将学校建成了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完全高中。
2001年5月,投资120万元,着手建设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会议厅、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和校园网系统工程,初步实现教学,管理及各种信息的资源共享,并为实现远程教育及与互联网的接入打好了基础。最后一届初三毕业生体操表演中考六科成绩均居全县之首,获县初中教学质量“金牌”奖,为学校初中教育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高考上线人数达341人(其中大专以上237人,高职104人),上线率为61。8%。被兰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县教育局评为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
特长特色
近年来,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从2000年招收部分体育、美术、音乐特长生进行特长训练,2001年有6名美术考生全部高考中榜,升学率100%。同时,组织书画、歌咏、舞蹈、电脑等兴趣班组;先后有1000多名学生参加由国家、省、市、县举办的征文写作,文艺体育,书法绘画及各科竞赛等活动,400多人次获得各种等级的奖励,学校也多次获得集体名次奖和优秀组织奖。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宣传及其他活动。每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连续15年由县武装部牵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永登某部派出教官,对起始年级新生进行军训,并带领师生到军营参观学习,开展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还聘请公、检、法单位领导做法制报告并兼任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管理。就这样,使学生从多方面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四有”新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育人,教学为主,提高质量”的办学宗旨,围绕“打好基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育人思路,努力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的校训是:严爱勤朴。严:严肃态度,严明纪律,严谨学风,严格规范;爱: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师生,热爱科学;勤: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动口,勤于动手;朴:品行质朴,生活勤朴,作风艰朴,待人诚朴。校风是: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尊师爱生,善教好学。教风是:同心同德,以身作则,敬业创新,教书育人。学风是:立品勤学,问思结合,知行统一,奋发进取,领导作风是:民主、科学、公正、律己。
著名校友
自建校至今,永登一中几代人,一腔热血,惨淡经营,十番苦功,奋斗不息,为国家培养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为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400余名。这些学生中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成了硕士、博士、专家、教授,有的出国深造,从事科学研究,有的成了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的在各级党政军机关领导岗位上工作。如:47届初中毕业生阎璞,部队转业后,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59级高中毕业生张永和,兰大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石化研究所,从事化学元素基本性质的研究,重新定义了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的化学元素的原子电负性,提出了化学元素的离子电负性,被英国皇家学会选为会员及特许化学家,1989年,他受聘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物理学,被列为“美国500位影响人物”。62年高中学生孙继武,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庆阳军分区副司令员。67届高中毕业生王振军,毕业于西北师大,现任兰州市政协主席。67届高中毕业生陈学亨,毕业于西北师大,现任甘肃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78届高中毕业生郭玉芬,毕业于兰州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兰医二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79届高中毕业生王建国,现在美国纽约国家能源部供职,从事能源研究,取得了优异成绩。82届高中毕业生满国彤,毕业于苏州医学院,现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工作,为副主任医师,获医学博士学位。还有许多这样的各届毕业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树了成就,做出了贡献。当然更多的是回到农村和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学生,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施展自己的才华,有的创办非公有制企业,有的成了养殖种植专业户,有的成了购销个体户,他们中间很多人成了标兵模范人物。他们不仅造福桑梓,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发展目标
学校自1993年以来分别获得兰州市“初中、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永登县“教学质量先进奖”和永登县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称号。1999—97学年度,被上级考试委员会命名为“全省自学考试优秀考点”和“省高等学校统一考试优秀点”。跨入二十一世纪,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构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创建高质量、有特色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办学保证是建立一支“敬业、勤业、精业、乐业”的师资队伍,育人方针是培养道德高尚,知识面广,有个性特长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全体教职工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以崭新的精神面貌,饱满的工作热情,开拓奋进,不懈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