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
敬业 勤学 求真 务实 |
校长: |
李岳林 |
建校时间: |
1906年 |
缙云向来是个风光旖旎、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有景色迷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都,这里有九曲如练的好溪;这里有轩辕始祖黄帝的祠宇,与陕西的黄陵并称“北陵南祠”,祭拜中华人文始祖的黄帝祠宇年祭大典至今仍沿袭相传。
巍巍鼎湖峰,滔滔好溪水,涵养秀山沃土,修来仁爱传承。代代先民,恪守耕读传家的淳朴理想,重教兴学之风薪火相传。1180—1186年间,朱熹游历的脚步曾停驻本县美化书院和独峰书院,开馆讲学,播撒文明。明嘉靖乙酉(1525)年,当时知县方润在县城孔子庙(即原缙云中学中部)兴建五云书院,聚各地英才,字刃八股,以应科举,后历经几遭兵火,复清雍正、乾隆、咸丰年间十余次重建和修缮。
历经百度风雨的洗礼,跨越三个世纪的沧桑,承载仙都传说的灵气,正值百年华诞的缙云中学,已从籍籍无名的山区学校,发展成为浙西南山区教育领域的一朵奇葩,成为丽水教育的一张“名片”,并有如一匹“黑马”,引领着相对落后的丽水教育踏上了追赶发达地区的漫漫征程。
浙江省缙云中学,系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模范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百年名校100强学校,浙江省教育科研200强学校,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外国语实验学校,浙江省语言文学规范示范校。学校现有学生3900余人,教职员工300人。
学校创建于1906年,百余年的风雨沧桑铸就了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敬业、勤学、求真、务实”的缙中精神。学校以科学的管理、严谨的校风、优良的学风、过硬的质量饮誉浙西南,树立了山区教育的独特的成功范例。山沟沟里的丑小鸭到这里变成了一只只金凤凰,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经过深造,已成为杰出人才,遍布海内外。
据不完全统计,获博士以上学位和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就有300多人。其中,有参与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核心部件研制生产的高级工程师朱政,从事我国首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反应堆调试与运行工作的核动力研究专家洪永汉,国内外无机材料学术界的著名学者、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丁子上;有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新闻出版研究所所长、国家748工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负责人卢金鑫,美国国防部三军医科大学博士衔研究组主管、美国药理学和生命科学学会终身会员吕湘林,中科院化学所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科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李毕忠;有参加过万吨巨轮“风雷号”失火、唐山大地震等重大抢救工作的心内科专家李晋奎,多次参加中央和国务院相关文件起草工作的原国家经委企业局处长、国家计委《经济消息》编辑部主任陶量,《杂文报》原总编辑楼沪光,浙江林学院原院长田荆祥,山东省莱西师范学校原校长祝南康;有著名作家吴越,被启功誉为“临摹兰亭第一人”的书法家李文采,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周年庆典空军战机编队飞行员、“驾驶技术能手”空军少校陈银龙……
1999年是学校脱胎换骨的一年,总投资1.18亿元、占地面积215亩、被誉为“丽水市十大标志性建筑”的缙云中学新校园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座环境幽雅、设施完善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有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九曲如练、十里画廊的好溪之畔。一流的基础设施,为打造一流的学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承载着43万缙云人民和几代缙中人的梦想,承载着丽水及周边县市莘莘学子的殷切希望,缙云中学为实现新世纪的腾飞张开了有力的翅膀。
学校拥有堪称全省一流的现代化设施:整个校园实现网络化,每个教室配置多媒体,专任教师人手一台工作电脑;20个理、化、生、语言、艺术等专业实验室,4个计算机教室,两个多功能厅和一座天文台;藏书10万余册的图书馆,配有480座的报刊阅览室、722座的学术报告厅;拥有400M标准塑胶田径场、50M8泳道游泳池、健身房、篮球场等体育设施;2200个座位的环形多功能体育艺术馆,承办了多次全国性的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附房有琴、棋、舞蹈、美术、乒乓球等练习室;有学生公寓楼5幢,每楼配备专职生活服务管理员,室内有学习间、卫生间、空调、电话;有学生餐厅5个。此外,校内储蓄提款机、商店、书店、理发店、洗衣房、浴室等一应俱全。学校如同一个城中之城,一个可以让学生们高品质地学习和生活的世外桃源。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300名在职教职工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75%以上。有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2211”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省教坛新秀7人,市县学科带头人26人。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在读研究生人45人。学校长期聘请外籍教师2名,专任口语教学。聘有曾任市、县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等教育专家5名,指导教学。
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除教育专家时时为课堂教学听诊把脉之外,学校规定校中层以上领导每学期都必须深入课堂一线参与听课、评课,“传帮带”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此外,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教研活动,每学期一次的学生评教活动,都极大地推进了课改进程,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在“质量立校”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学校教师锐意进取、致力改革,锻造了一支极具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
在不否定和不回避升学考试的前提下,学校扎实有序地推进素质教育。缙中记者团、话剧社、艺术团、漫画社、街舞社等16个学生社团活跃于校园,学生的才华得到有效的发挥,个性得以更好的张扬,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好溪之春”文化艺术节,烈士陵园成人宣誓仪式,课本剧汇报演出……精彩纷呈的活动形式既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艺术情操,又扩大了德育内涵、丰富了校园生活。
多年来,缙中人秉承“追求卓越、永争一流”的精神,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颠峰永远在下一年。高考成绩在丽水市保持遥遥领先的地位,跨入全省第一方阵行列,高考重点线上线人数连续两年居金丽衢联考十二校首位;且每年都有尖子生脱颖而出,进入全省前100名行列,2006年高考中,文科李陶蔚、理科叶望同学分别以全省第22名和第32名的优异成绩,分获丽水市文理科状元。
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成绩优异,凸显素质教育成果。获全国奖66人次,获省级奖285人次,获市级奖457人次,均居全市第一。04、05年度分别获得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高中团体第3名和第6名;连续六年获得市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冠军;04、05年分别获得省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地16名和第11名;04年获得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女子团体第3名;05年获得全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浙江赛区第3名;05年获得丽水市首届全民运动会高中组篮球赛男女双冠军;06年省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10名;06年丽水市中学生篮球赛高中女子组第1名;06年浙江省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高中女子组第6名。
历史上,勤劳聪颖的缙云人耕读传家、文风鼎盛,名人雅士辈出。文革后恢复高考以来,缙云学子以读书刻苦而饮誉省内。当时,由于生活穷困,学子们到学校求学大多带着一种晒制的咸之又咸的菜干下饭,有人将这种苦读精神称为“霉干菜精神”。沧桑百年,精髓相传,如今,这种精神被提炼成为一种传统的力量深植在一代代缙中人的心中,成为支撑每一个缙中人勇度难关的精神动力,也成为学校始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德育大餐”。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实行“全方位管理、全过程服务”的管理体制,拓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为让每一个学生在缙云中学都能尽享教育平等,现任校长李岳林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治校方略:设立了特困生补助和结对帮扶“贫困生“、“学困生”制度;建立了爱心基金会,接济遭受天灾人祸的突发困难学生;实施德育管理全员化,人人参与,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因材施教、分层要求”的管理体制,“关注每一个年级、关注每一个班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管理卓有成效。为进一步拓宽德育渠道,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学校建立了家访制度。制度要求凡是有缙云中学学生家庭的地方,无论路程多遥远,路途多崎岖,都要家访到位。每年寒暑假,学校都组织教师以年级为分队,分赴外县各地进行全方位的家访。缙云中学教师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家长,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展望未来,缙云中学全校师生满怀信心,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为己任,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向全国示范性高中行列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