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农专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结出硕果
信阳农专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结出硕果
信阳农专多年来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思想,实施“质量提升,内涵带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全校形成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政策上倾斜、经费上支持的良好工作局面。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研究等多方面工作,学校质量工程结出硕果。
一、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打造品牌形成特色
重视专业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基石地位与核心作用,把专业建设作为抓好教学质量工程的龙头,着力打造优势专业集群,形成办学品牌和特色。
一是确立科学的专业建设规划。依托百年来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特色鲜明的大农类专业布局和特有的专业优势,结合就业市场新需求,以校级专业建设为基础,培育和建设省级、国家级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全面提高”的思路,编制科学的专业建设规划,先后出台《信阳农专专业建设规划》、《信阳农专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等文件,有力地推进了专业建设。
二是着力建设品牌和特色专业,带动形成优势专业集群。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工学结合优势凸显、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度的优势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大力培育、建设品牌和特色专业;以品牌和特色专业带动形成优势专业集群。目前已形成以茶学、水产养殖、畜牧兽医、园艺林学等特色优势专业为主干的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以农科专业为龙头的、覆盖种植类、养殖类、农产品加工类、生物技术类等领域的优势专业集群。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及部级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畜牧兽医、物业管理、植物保护、食品营养与检测、园艺技术等7个专业获批为省级示范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专业等建设点,中药制药技术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2个专业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立项建设。
三是坚持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来支持、培育特色专业建设。建设水产养殖、园艺技术共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食品加工、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业技术综合共4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各专业共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室70个,校内实训基地7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0多个。
二、 以课程管理为抓手,建设精品课程体系
始终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狠抓课程管理,着力建设精品课程体系。
一是坚持“主干做强、品牌做优”的课程建设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知识够用、技能专精、素质全面”、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指导课程建设。确立了“优中选优,突出特色,集中优势,重点攻关”的建设原则,依托特色专业优势,按照有层次、抓重点、分阶段的办法构建达标课程、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全力打造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凝炼特色课程体系。
二是建立有效的课程建设驱动机制。加大课程建设力度,重点抓好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建设规划,颁发了《信阳农专课程建设规划》、《信阳农专精品课程建设意见》等文件,为课程建设提供依据。出台《信阳农专教师优质课奖励暂行办法》等文件,对获得省级以上立项的课程建设项目予以奖励及经费保障;将课程建设成果纳入教学体系及专业教师的考核范围,激励、督促教师开展课程建设。
目前,已建成制茶工艺、鱼类学、鱼类组织胚胎学、植物学共4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植物学、动物微生物、茶树病虫害防治、应用真菌生产技术、种子生产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动物病理学共7门省级精品课程,另有67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优秀课程,初步形成国家、省、校三个层级、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三、 以“两队”建设为平台,培育名师与教学团队
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学建设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两队”建设为支撑,不断培育高质量师资队伍,打造名师和高水平教学团队。
一是以制度规范作为培育高质量师资队伍的推手。先后颁行《信阳农专师资培训工作暂行规定》、《信阳农专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信阳农专关于加强师资培训工作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实施办法》、《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术技术梯队建设项目实施办法》等文件,为推动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两队”建设为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构建“个人培养+团队建设”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确立“教学新秀—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层次化培养体系,大力加强“两队”(学术技术梯队、教学团队)建设和 “双师素质”培养,培养了校级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学术技术骨干32人、学术技术新秀49人,教学团队28个。以校级优秀学术技术梯队和教学团队建设为基础,稳步推进教学队伍老中青结合,带动培养一批教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目前,除拥有国家教学名师和省级教学团队外,还有省管优秀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省级骨干教师、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共34人次。
四、 以教改研究为驱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