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3-06-23 10:45

院系设置

 畜牧科技学院简介

畜牧科技学院是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重点二级学院之一。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院级学科带头人4名;2名教师分别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和西北五省区养猪学会的理事,3名老师为甘肃省猪鸡产业技术体系成员;13名教师担任国家“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考评员;聘请畜牧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26人。

学院设立党总支、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教师党员13人,学生党员13人。畜牧科技学院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落实学院党建重点任务、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核心,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党总支荣获学院2017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党支部荣获学院2018-2019学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现有在校学生1500人。学生管理工作紧扣“八项育人工程”,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贯穿“两条主线”,执行“三个计划”,严抓“四支队伍”,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学生工作机制,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开创了我院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开设畜牧兽医(生态养殖)、畜牧兽医(设施养殖)、畜牧兽医(养牛与牛病防治)、畜牧兽医(养羊与羊病防治)、畜牧兽医(养猪与猪病防治)、畜牧兽医(养禽与禽病防治)、宠物养护与驯导、畜牧工程技术、饲料与动物营养等专业;设立畜牧、畜牧兽医、饲料与动物营养、特种动物养殖四个教研室;建有动物营养分析、饲料质量检测、动物环境检测、动物遗传繁育、牛羊生产技术、猪禽生产技术、特种动物养殖、市场营销模拟等专业实训室;拥有牧草标本园、千头规模种猪场、万只父母代种鸡场、百头规模奶牛场、千只规模羊场及特种动物养殖场等校内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共建北京恩宠天地商贸有限公司、中粮家佳康(张北)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晓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农垦天牧乳业有限公司、甘肃中盛华美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近年来,学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2013年畜牧专业被评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畜牧兽医专业2017年被评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2018年被评为甘肃省职业教育省级骨干专业,2019年被评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国家级骨干专业;建设完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2019年现代养猪生产实训基地和现代养禽生产实训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 2018年甘肃省职业教育名师李和国工作室获批,2018年挂牌成立了甘肃省猪鸡产业技术体系凉州区试验站;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地(厅)级科研项目13项,其中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农牧渔业丰收奖及武威市科技进步奖等12项;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4部,主编校本教材15部,主编各类专著4部,其中6项获甘肃省教育教学成果优秀奖;累计发表国家级论文500多篇。

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院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落脚点,积极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 “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创新创业” 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把学院建设成高水平的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兽医科技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兽医科技学院是在原甘肃省畜牧学校兽医专业、中兽医专业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是学院特色系之一。兽医专业是老牌骨干专业,创建于50年代,2009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16年,此专业更名为动物医学专业。1960年11月,甘肃省中兽医学校并入,设置了中兽医专业。1986年,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增设了兽医卫生防疫检验专业。1989年,此专业更名为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同年设置了畜牧兽医综合专业。2009年设置兽药制药技术专业。2010年,设置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历经60多年的办学历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动物医学专业群。至此,兽医科技学院现开设的专业有动物医学、动物防疫与检疫、畜牧兽医、公共卫生管理(兽医公共卫生)等专业。其中:动物医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动物诊疗技术》、《动物传染病》两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近5年,先后获得中央财政、省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经费达2000余万元,保证了教学、实训的正常开展,通过建设,实训基地有明显的示范效应,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加强教学管理,使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

人才培养: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毕业生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全面受到了动物疾病诊断、预防、控制及治疗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兽药制药技术、兽医生物制品技术、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已为全社会动物医学、动物防疫检疫等事业培养2万余名各级各类重点专业人才。目前全系在读学生1644人。

教研室设置:兽医系设动物普通病、动物疫病、动物病检药理、动物解剖生理、中兽医5个教研室。共承担相关专业40余门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训任务。

课程设置:总体分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三大块。课程有动物解剖、动物生理、动物组织胚胎、动物病理、动物药理与毒理、动物防疫检疫、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动物诊疗技术、动物内科病、动物外科与产科病、动物中毒与营养代谢病、动物微生物、动物传染病、动物寄生虫病、中兽医、宠物疾病诊治、兽药制剂、兽用生物制品、兽药GMP、GSP、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学科。其中,“动物诊疗技术”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动物传染病”2014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食品科技学院简介

食品科学系成立于2005年6月, 2020年11月在系部调整更名时成立食品科技学院。现开设有食品智能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酿酒技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方向)、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药品生产技术和园艺技术等专业。现全院在校学生2400人。

  自建系以来,全院教师锐意进取,坚持以思想为保证,团结为动力,发展为核心的工作思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全院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已得到迅速发展,科研和技术推广能力不断提升,专业人才队伍和管理队伍显著增强,师资结构趋于合理,食品科技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富有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20人,硕士研究生16人,在读博士2人,同时聘请客座教授5人。

  为满足教学需要,食品科技学院非常重视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现有食品加工实训室、食品微生物实训室、食品分析与检测实训室、食品营养实训室、乳品饮料加工中心、食品工程仿真实训室、葡萄酒工艺实训室、食品发酵实训、软饮料加工实训室、药品生产实训室、药品生产工艺仿真实训室等18个专业实训室及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发中心和武威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及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窗口”平台,教学设备先进,设施优良。学院与山东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达利集团甘肃食品公司、南京旺旺、南京喜之郎、南京雨润集团、上海佳格、福建安井食品、杭州顶益(康师傅)食品、甘肃华羚乳业、甘肃燎原乳业等30多家国内大型食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编或参编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及各类培训教材50余部,主持或参与完成16项省、市及院列科研项目,并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项,“武威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省级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项目5项,获“中牧杯”第四届“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组)二等奖一项,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各类竞赛,获得挑战杯-全国职业院校三创赛三等奖两项, “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三等奖8项,全省大学生化学竞赛三等奖6项,申报专利12项,在专业核心期刊和各类期刊发表科技论文120余篇。
  食品科技学院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秉承“自强 明德 尚能 笃行”的校训,弘扬“团结 勤勉 求实 拓新”学校的精神,形成了“厚德博学、教书育人、勤学善思、学以致用”的优良院风,学院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践及创新创业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技术技能人才。

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是在原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机械制造专业科的基础上发展组建而成,属于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院系之一。机械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手段先进、实训设备充足、实训基地众多、就业前景广阔。现有教师34人,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16人,讲师15人,助教1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3%,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1.5%。机械工程学院下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模具技术四个教研室;拥有农业机械加工制造、数控机床、数控加工、模具技术、设备控制、钳工技能、机械制造技术、机床拆装、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11个实训室。即将建成逆向工程和3D打印实训室。实训室建筑面积3216平方米,设备总值864.16万元。学院另有实习工厂,现有机加工车间、钳工车间、焊工车间、铸造车间,有各类机床70台套,设备齐全。学院还和酒泉、白银、兰州、苏州、昆山、威海、烟台等地厂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4个;与酒泉奥凯种子机械有限公司、大禹节水股份有限公司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直接大型企业就业。顺应时代的办学理念、先进齐全的教学设施、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遍布各地的实习基地,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确保教学质量。机械工程学院一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使学生健康成长。机械工程学院创建以来,为社会培养毕业生12000余名。机械工程学院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建设甘肃一流职业院校的工作中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锐意进取,争取更大的成绩,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等七个高职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制造、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机械加工、数控技术、铸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技术、逆向工程、3D打印等技术技能人才。

2.课程设置: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械控制技术;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技术、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模具制造技术、塑料模具与设备、模具工程基础、单片机、逆向设计与产品创新、3D打印、CAD/CAM、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冷加工实训、机械测绘、钳工实训、焊工实训、CAD/CAM实训、机械零件课程设计、数控加工实训、机床拆装实训、逆向设计与产品创新实训、3D打印实训、基本工种考核实训、顶岗实习等。

3.教学设备:

教学型数控铣床6台、生产型数控铣床6台,数控车床7台,加工中心4台,车削中心1台、数控线切割机6台、数控电火花成型机2台、塑料注塑机2台、模具修补机1台、氩弧焊机10台、CO2保护焊机10台;普通车床21台、普通铣床4台、牛头刨床、插床、平面磨床、曲轴磨床、空气锤、摩擦压力机各1台、各类钻床6台、电脑240台,钳工实训设备80套、焊工实训设备20套、材料万能实验机、扭转实验机、插齿机、冲击实验机、齿轮传动效率实验机各1台、齿轮范成实验仪12台、皮带实验机1台、专用测量设备45台套、硬度测量设备6台、热处理设备6套、金相设备12套、机电控制设备10台(套)等。

4.就业前景与社会需求:

机械行业是为各行各业提供机械设备和电器装置的部门,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它也是提供就业岗位的“大户”。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分布在航空、电力、机械、汽车、轻工、石化等行业,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技术、逆向工程及3D打印等工作。制造业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制造业要打造“中国制造”的品牌,要真正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必须要有先进的制造技术与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人才作为支撑。数控技术是集机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数控技术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机械工程学院现有在校学生682人,近几年的毕业生都被企业提前整体定购。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以及我省“工业强省”和“振兴甘肃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的实施。机械制造专业特别是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将更加紧缺,因此机械工程学院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机械学院毕业生一直保持高就业率,是人力资源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专业人才之一,工作条件好,待遇优厚。

农机与汽车学院简介

农机与汽车学院是在原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汽车专业科的基础上发展组建而成的,下设汽车检修、汽车营销、农业机械、汽车机电等四个教研室。现有在校生917人。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15人,助教1人,高级工2人;硕士9人,在读硕士5人;校级专业带头人4人;“双师型”教师14人。甘肃省省级教学名师2人,甘肃省“园丁奖”1人,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3人,甘肃省技术标兵1人。

 现有八个高职专业,分别为: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②新能源汽车技术、③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④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⑤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⑥汽车营销与服务、⑦汽车电子技术、⑧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农机与汽车学现有乘用车实训中心、东风商用车实训中心、农机与工程机械实训中心等3个校内实训基地,总占地面积5000㎡。具有完善的教学和实训设施,有各类实训小型汽车、东风商用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50辆(台)。有东风商用车专项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室、汽车检测维修综合实训室、1+X考点以及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及汽车电控等各类“理-实一体化”教室,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6个。学院现为东风商用车在西北地区唯一的教学及培训基地。

近年来,在科研及教学质量工程方面屡获佳绩。主持或参与完成地厅级科研项目7项,《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综合实训》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农业机械”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荣获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2项。

智能与信息学院简介

智能与信息学院(原电子信息工程系)成立于1985年,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实训条件和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现有专职教师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1人,讲师、工程师和实验师10人,硕士及在读研究生8人。设有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5个专业教研室和电子信息实训中心。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农村电气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拥有维修电工、模拟、数字、单片机、计算机、电子商务、可编程控制器、组态技术、供配电技术、风力发电、自动化生产线、电机与机床电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电子工艺与检测等2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建有电机维修、电气控制和网页制作等5个创新创业基地;现有武汉天马公司、山东歌尔电子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有限公司、新疆梅花集团公司、莫高集团公司、金晖兆丰公司、金特钢铁有限公司、中石油天然气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等3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

智能与信息学院能主动适应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重要育人主体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与重庆德克特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德克特互联网学院”、与甘谷中天有限公司共同建成了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与上海赞华集团共同建成了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组建了多个校企合作订单班,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

智能与信息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把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竞赛和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挑战赛等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同行院校专家的普遍赞誉。我们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着力开拓就业市场,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30多年来,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中坚力量,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随着电气自动化、人工智能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智能与信息学院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近年来,建设完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特色专业2个,主持或参与地(厅)级科研项目13项,获甘肃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及武威市科技进步奖等8项;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1部,主编校本教材5部;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保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建设不懈努力奋斗。

 经贸与人文学院简介

经贸与人文学院是在学校原基础课教学部的基础,于2017年组建成立的二级学院,现开设大数据与会计、现代物流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等6个高职专业,并承担全校各专业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40人,其中专职教师26人,兼职教师14人,教授3人,副教授20人,讲师12人,助教5人;硕士研究生6人;双师型教师5人。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其中50岁以上8人,40-50岁有11人,30-39岁17人,30岁以下4人。
  我们始终以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为教学目标,把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大力推行教做学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得到严格的专业核心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 


重点实验室

重点学科

可授予的学位

师资力量

学生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