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27 10:10

院系设置

医药系

医药系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6人,中级职称27人,硕士16人,在校学生2100余人,培养各类医药护类专业学生2万余人。开设有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医学影像技术、中药学、中药材生产与加工7个高职专业,设有医学基础与医学影像技术、药学与药品经营管理、中药学中药材生产与加工、康复治疗技术与健康管理、公共基础教研室个教研室,建有3000多万元的医学实训室中药学、中药材生产与加工、康复、中医药康养、健管、模拟药房等实验实训室,与州内外70余家企业建有教学实习基地,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社会充分肯定,毕业生就业形势向好。

医药系坚持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聚焦“健康中国”,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大健康为办学方向,坚持以“三教改革”为路径,高质量培养面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才为目标,奋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水利电力工程系

水利电力工程系(以下简称“水电系”)的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兴义地区水利电力学校,有40余年的办学历史。开设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供用电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4个高职专业和建筑工程施工1个中职专业,在校学生1355人。现有教职工44名,在职党员教师23名,副高及以上职称11名,中级职称28名,硕士研究生14人,具有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建造师、造价师、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经济师、高级工程师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28名。

校内现有一中心4基地22个实训室。分别是:水电系实训中心、建筑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综合实训基地、建筑工程理实一体化综合实训基地、水务一体化综合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在贵州宏源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贵州鹏升(集团)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峰林布依、黔西南州城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8个。近三年来,水电系师生参加国家、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双创大赛等获奖40余个。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个,国家三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省级三等奖27个,教育部基层就业卓越奖表彰教师1名,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

近年来,水电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州委及学院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扎根民族地区,服务产业发展,紧扣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美的教育”培养“技术为本、能力为重、匠心卓著”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万余名,为培育地方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商务系

商务系始建于1979年,前身为原黔西南州财贸学校,2004年4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至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商务系。

全系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34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0人,有会计师、经济师、物流师等“双师”资格教师36人、占教师总数的54.5%。开设有“大数据与会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民族表演艺术”等6个高职专业,学生规模1700余人。其中“大数据与会计”为省级骨干专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为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旅游管理”为院级重点专业。建有“会计手工账实训室”、“电商营运实训室”、“电商新媒体营销实训室”、“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室”、“钢琴实训室”、“3D导游实训室”、“中西餐摆台实训室”、“客房服务实训室”、“前厅服务实训室”、“茶艺实训室”、“形体实训室”、“非遗文创中心”、“调酒实训室”等十多个校内专业实训室。

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商务系教学条件日臻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和办学影响力明显增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师生在各级各类专业技能项目比赛中屡创佳绩,先后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省级竞赛一、二、三等奖等数十项。我系充分发挥职教优势,每年协助完成“全国导游资格考试黔西南考点考试任务,积极面向全州开展“教育+人社+行业”就业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三年来累计培训学员3000多人次,为我州实施推进“产业强州”、“教育立州”、“和谐稳州”以及“康养兴义”、“人文兴义”等战略行动做出积极贡献。

机械与电子工业系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前身始建于1978年的黔西南自治州农机化学校,2004年与州内其他4所中专学校合并成立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为“工业工程系”,2012年更名为机械与电子工程系。现有教职工40 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9人,中级职称18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11人,双师型教师17人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3个高职。

建有校内标准计算网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汽车维修、汽车钣金与喷漆、汽车底盘、汽车电气与空调、新能源汽车、高低压、电力拖动与照明系统、焊工钳工20余个实训室。校外与宁波阿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零跑汽车、贵州能投集团、贵州林荣集团等多家单位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有校外实践实训基地10余家,能满足各门专业课的实验实训要求。毕业生分布在州内外IT行业、智能制造、广告设计、产品营销、维修等生产服务行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建有安全技术培训中心1个,由我系管理,主要开展电工作业(高压、低压)、焊工作业、登高作业等特种作业安全资格培训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行业、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道路运输等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每年培训2000余人次,为黔西南经济社会培训安全技术人才。

生物工程系

生物工程系(原黔西南农业学校)始建于1973年,现开设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宠物医疗技术、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4个高职专业和宠物养护与经营1个中职专业,学生规模1000余人。生物工程系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推动乡村振兴及农业现代化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省级“职教名师”1人,西部之光、国内访问学者2人,千层次人才2人,省级优秀农业专家1人,贵州省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双师型”教师占比80%,师资队伍发展潜力强。

现有省级山地生态农业开放实训中心1个,动物疾病防控诊疗咨询实训中心1个,动物疾病诊疗、宠物美容、微生物观察与培养、土壤营养检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保护、园林制图、艺术插花、茶艺表演、茶叶评审、手工制茶等12个专业实训室,实训仪器设备价值1500余万元。与贵州大学和贵州知名企业共建现代生态农业、生态茶叶、黄牛3个产教融合共同体,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实训平台。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技融汇,与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天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有限公司、黔西南州绿缘花卉有限公司等40多家科研院所及上市集团公司和省级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农技培训10000余人次。毕业生普遍就业于国内一线城市上市公司及省内龙头企业,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深受社会和企业好评。

护理系

学院护理系具有50年的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创办的黔西南州卫生学校。2004年4月学院组建后以原卫校班底为基础成立了医药系,经过10年的发展,医药系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规模越来越大。根据实际情况,学院报经上级相关部门同意,2015年8月护理系独立运行。 

护理系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在职在编教师71人,临聘教师32人,在读博士1人。教职工中专业教师有55名,硕士研究生学历17名,“双师型”教师27名;正教授2名,副教授17名,高级实验师3名,讲师42名,实验师2名,助教31名。

近年来,教师中有300余篇论文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发表,主编、参编各类高、中职教材、教参40余本,在国家级、省内各级护理技能比赛及相关技能比赛中获奖40余人次;目前护理系开设有护理、助产两个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为3800余人。并与遵义医学院等省内医学院校联合举办成人护理(助产)本科专业函授教育,与黔西南州中医医院建立有联合教学班“州中医护理班”,与贵州天恩母婴健康护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订单班“天恩班”。

根据州委、州政府及学院发展需求,在相关支持和帮助下护理系建成了省级护理专业开放性实训基地、全国卫生资格考试基地、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基地,为培养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实训环境。同时护理系依托省级护理专业开放性实训基地,以护理岗位资格考试为突破口,在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护理系有2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包括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黔西南州中医医院及州内各县(市)人民医院、贵州省内部分县(市)医院、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等,良好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训条件和优良的办学资源,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来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

近年来在学院党委及各领导的关心及支持下,护理系分别于2017年获得贵州省重点专业群——护理专业群项目立项,2019年完成该项目建设,并验收合格;2011年获得贵州省护理特色骨干专业群及贵州省护理特色骨干专业项目立项;2022年11月获贵州省职业教育“技能贵州”行动计划省级示范性人才培养方案项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立项。



 

 


重点实验室

重点学科

可授予的学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563人,其中教授14人(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106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含在读)169人。

学生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