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15 22:12

院系设置

 

通信工程与物联网学院成立于2009年,现有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通信工程预算与监理)、电信服务与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五个专业。其中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重庆市骨干专业、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物联网专业为“专本贯通”专业(专科学历完成后直接升本科),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专业。主要面向通信和电子产品生产、通信工程建设与监理、通信基站运行与维护、物联网工程技术支持以及电信服务与管理等企业,致力于培养通信和电子领域的高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2021年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成功申报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同时投资200多万元,新建物联网应用技术基础实训室和物联网综合技术实训室。

通信工程与物联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83名,其中教授7名,高级工程师、实验师22名,副教授15名,讲师17名,助教22名。骨干教师49名,占59%,具有“双师” 素质的教师49名占59%,他们皆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近年来承担了5项市级科研课题研究,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5项,公开出版专业教材11本,公开发表核心及普通论文31篇。

通信技术实训基地是我院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具有校内实训室()40个,其中有两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室,2个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场。实训使用面积约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600平方米,实训用设备2600余台套,各种配套工具近万件,设备总投入约为1500余万元。同时可容纳2400人进行各种实训。

大数据与数字媒体学院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的影像工程系和计算机应用系。重庆通信学院早在1986年就开设了计算机技术与传媒技术相关联的专业,传承至今,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大数据与数字媒体学院所开设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教学历史已有20年之久。该院通过多年整合,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继开办了多个与市场直接衔接的专业。教学上以计算机技术结合传媒艺术为特色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经过深入调研与论证,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为:“一主线、两强化、三结合、四阶段”,即:一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两强化:强化诚信敬业职责、强化专业技能实训;三结合:理论结合实践、课堂结合基地、教学结合生产;四阶段:同平台、专方向、岗前训、顶岗干。

目前,大数据与数字媒体学院专业群共计有学生2600余人,分布在8个专业和1个方向,专业名称为大数据技术、融媒体技术与运营、数字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制作方向)、数字媒体技术(动画设计方向)、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软件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各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由校内专任教师及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既满足专业知识教学,也提供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教学。共计有教师90名,其中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50人,初级10人;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63人,所占比例66%;有职业资格认证的81人,所占比例90%

大数据与数字媒体学院是重庆市资源库建设完成单位、是重庆市骨干专业建设完成单位,是重庆市财政支持建设完成单位、是重庆市专业二级培育建设单位、是重庆市双基地建设完成单位,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已实现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覆盖。建成《重庆市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校企合作公开出版《C#程序开发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Java程序基础项目化教程》、《UI界面设计》、《数字摄像技术》等教材20余套,专著2部。

历年来,大数据与数字媒体学院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项;承担企业委托横向项目10项;累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03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60项、外观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各类论文16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论文30篇。教师和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6项,优秀奖162项;市级奖项152项,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100项,优秀奖197项。

大数据与数字媒体学院在修炼内功的同时,加强与外界联系、合作。已经与重庆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江津电视台、重庆市数字艺术推进办公室、重庆贝思动画有限公司、重庆金夫人儿童天堂、重庆永长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海王星网络有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重庆伊莲摄影有限公司、重庆华信智原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达内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斌鑫集团、重庆视界装饰有限公司、重庆宏图装饰有限公司、重庆慧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渝垣图文有限公司、成都力图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精专视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重庆市高校摄影协会、重庆市行业摄影协会、重庆完美动力、武胜县广播电视台等20多家企业、协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有校内外40余个专业实训室,为学生校内外实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字演播室、数字影影实训室、融媒体技术实训中心、大数据与数字媒体多功能实训室、喷绘写真实训室、装饰材料与工艺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作为系部实训室亮点工程已得到校内外师生的赞誉。

大数据与数字媒体学院坚持职业教育思想,紧扣“学生至上 就业第一”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多形式、多层次、有实效的开展专业建设和教学活动。

汽车与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成立于2010年。学院现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7个专业。其中重庆市财政策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教育部学徒制试点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成为2023年中德教育首批合作项目,2022年与重汽汽车共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与重庆正源国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原三一重工)合作举办“三一定向”培养班,通过组建创业精英班的形式,培养职场达人和创业明星。

学院现有教师84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专任实训教师16人,兼职教师18人。专兼职教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20人、高级工程师9人,骨干教师37人,双师素质型教师人65人;近60名教师获得汽车维修工二级(技师)以上资格证书。 先后申报和完成实用新型专利106项、发明专利25项,有3人获得江津区“五一劳动奖章”,2人荣获江津区“精工精匠入围奖”,1个获江津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1人获重庆市第十三届巴渝工匠杯“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优秀指导教师”,1人获“2019-2020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学院设有“巾帼创新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开展职业教育研究,推广先进职教理念。

学院办学条件雄厚,先后投修建汽车实训中心建筑面积达20000余平方米,培训大楼16000平方米,场地建设投入近8000万元,设备总价值近3000万元,有汽车整车实训、新能源汽车实训、电控发动机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机械制图测绘实训室、汽车电子实训室、汽车制造机器人实训区等48个实训室(区域),能同时容纳900学生进行相关项目实训,在重庆地区职业院校中投入及实训条件位居前列。

学院十分注重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有汽车驾驶培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汽车修理实习工厂、汽车销售真实卖场。引进重庆众诚恒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星星充电,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实训科研基地”;引进上海依相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建立“汽车动力重庆研发基地”;引进重庆工匠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入校,形成“校中厂、厂中校”教学体系;与重庆向心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汽车教育装备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完成成果转化1项;与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合作开展G3汽车研发合作项目,举行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教具研发,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12套教学设备的改造。校外,华为赛力斯、比亚迪、阿维塔新能源电动汽车、长安汽车、重汽(重庆)轻型汽车有限公司(原维柴汽车)、上海大众、重庆艺德车、重庆正源国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原三一重工)、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等区域内集团化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校外(企业)实训基地35000平方米。

长期以来,汽车与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坚持“走进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走出去,服务社会,造福家庭”的指导思想,紧扣“学生至上、就业第一”的办学理念,把“理论线、管理线、实践线”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采取“教、学、做”一体、“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和“动手拆装学结构,配合视频学原理,依据实物学检修,巩固训练排故障”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多形式、多层次、重实效的开展专业建设和教学活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汽车专业技术人才。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市级奖项32项,其中1人获重庆市第十三届巴渝工匠杯“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一等奖,15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往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满意度在90%以上。

智慧城市建设学院是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的重点院系,于2010年成立并招生。我院秉承学校“厚德为人、砺能立身”的校训,继承重庆斌鑫集团有限公司三十年建筑行业的优良传统,把“教授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办学理念贯彻始终。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2名,兼职教师15名;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25名,18人具有注册执业资格,副教授17人,80%为“双师型”老师,青年教师占62.9%。兼职教师均为工程师、技师、能工巧匠。已基本形成了由行业兼职教师和中、青年专职教师为主体组成的教学团队。

学院秉持“开放合作是第一要务”的理念,不断加强校地对接、校企对接、校会对接、校校对接,加快开放合作办学步伐,为学生顶岗实习扩充基地,为学生学习就业扩展平台。自2014年以来,专业与西南地区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开放、合作、共赢”大型对接会,与中铁十二局集团、中交集团、江津区消防救援支队等地方单位、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校企合作正向高规格、深层次、特色化发展。2022年底,我院携手江津区消防救援支队打造的“应急管理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学院按照“地方需求就是培养目标”“重庆市的产业在重庆电讯职业学院能够找到专业”的要求,对接重庆市产业发展,构建了以建筑工程技术为首的智慧城市建设专业群,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消防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专业方向。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坚持工学交替和知行合一,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高职教育“双主体育人”共建共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学院提出的“2+0.5+0.5”校企共育、工学交融、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能力为目标、素质为特色、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成双师素质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在实验实训方面,学院依托中央财政支持与市财政高校专项资金支持。目前建有现代化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1300余平方米。其中有工程造价实训室、消防工程实训室、CAD实训室等20间实训室。实训室采用开放式的实验实训管理,可满足学生对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实训—跨专业实训等个性化需求。

通过十余年的专业建设和改革发展,学院已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成熟、教学体系基本完备,教学团队结构基本合理,教学资源基本够用,地方特色比较明显的建设基本条件,为西南地区建筑人才培养,建筑技术咨询应用研究,服务民族城乡建设做出了应有的专业贡献。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商务管理学院,是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的综合学院。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了社会急需的六大热门专业。学院设有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主体,以物流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为支柱的专业群。涵盖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六大热门专业。

开设的核心课程紧跟时代需要,包括基础会计与手工做帐、出纳实训、财务管理,证券、保险等;电子商务实务、网络营销、网站建设与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等;配送与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等;导游基础与实务、旅行社运营、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市场营销实务、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消费心理学等。

商务管理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投资近千万元建有现代化的模拟仿真实训室六个,可同时容纳300余人仿真实训; 并先后与西南车辆、长安集团、重庆商社集团、永辉超市、江津区旅游局、江津四面山景区开发有限公司、西南证券、上海克尔顿船舶管理有限公司、重庆美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中美大都会人寿(重庆)有限公司等2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长期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各类实习基地30余处。

商务管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以一流的资深教授、专家为首的专业教师团队48人,其中正教授8人,副教授10,高级经济师5,注册会计师3人,讲师16人,外聘相关行业企业的资深专家6人。

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秉承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品学兼优,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同时我院的毕业生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签约率不少于98%,我们热情欢迎考生报考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商务管理学院相关专业。

 


 

重点实验室

       

学院投资近1000万元与中兴通讯集团成立了中兴通讯NC认证中心,建成宽带接入技术、通信工程规范认证、数字网络技术认证、移动通信技术认证、光传输技术认证、程控交换技术认证等6个培训室,联合举办“NC认证网络工程师、助理程控交换工程师、助理GSM工程和助理传输工程师”的认证培训。
  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的汽车电子实训室、检测与维修实训室,技术先进,设备齐全。

重点学科

   移动通信技术、软件技术、广播电视网路技术、程控交换技术、汽车电子技术。

可授予的学位

     

根据重庆市教委当年的专升本政策规定,通过考试可进入相应的本科院校学习,符合本科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套读重庆邮电大学本科函授学习,符合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师资力量

 

学院具有一支稳定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83人,专职教师260多名,兼职教师63名,其中具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的比例为0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为80%,“双师型”教师50余人。办学管理团队和专业领域带头人队伍的主体力量来自于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离职的师、团职领导、教育教学管理干部、硕士生导师和专家教授,骨干教师来自于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斌鑫学院。学院师资队伍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打牢专业技能基础、成为高素质人才的保障。

 

学生人数

学院办学规模12000人,现有在校生5000余人,力争六年内达到10000人的办学规模,总投资5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