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15 11:43

院系设置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教学院部之一。现有校内专任教师60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7人,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1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36人,占专任教师的58.3%;“双师型”教师42人,占专任教师的70%;现有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云南省产业导师1人,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学院按照“发挥优势、优化结构、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的总体思路,建设以“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为龙头的4个高水平专业群,积极探索实践“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服务云南能源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输出中巴现代化CCTE模式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煤矿智能开采、煤矿地质、矿井智能通风、数字测量、煤矿安全管理、环境监测技术等6门双语课程资源;牵头制定“煤矿开采技术员6级”职业标准获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委员会注册认证;建设“一带一路”旭阳集团-印尼海外员工培训课程资源。已培养900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云南及周边省份煤炭、能源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就业情况:近年来学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就业率均在92%以上。承担云南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煤矿企业技术骨干专项技能提升培训,涉及煤矿开采、化工生产、安全技术、煤矿地质、矿山测量等专业。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更好为企业、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与云南镇雄煤业成立“煤炭产业学院”,先后与云南镇雄煤业、富源县能源局、湾田煤业、雄达煤业、曲煤焦化、红太阳集团等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是云南省第一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单位。现有教师59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专任教师52.5%,教授5人,副教授12人,高级职称专业教师占比28.8%,省级“双师型”教师29人,占比49.2%。现有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兴滇人才”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全国煤炭教育先进个人”2人,“曲靖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3人。拥有云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

实验实训设备介绍:普通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单片机及PLC及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矿电实验室、电气智能教学平台、电机实验室、电动机控制实验室、计算机AutoCAD实训室和学院模拟矿井,形成了条件较为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有云维股份有限公司;国投白水电厂,昆明柴石滩水电站、腊庄水电站;东源集团后所煤矿、羊场煤矿、铝业公司;云南机器二厂、云南模具二厂等,能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的要求。

科研成果:省级科研项目4项;校级科研项目6项;公开发表各种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国家级、省部级高职高专教材10余部。

开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矿山机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供用电技术、数控技术、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风电方向)、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就业情况: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力、新能源、电子、化工、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企业就业。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等展开合作,开展“订单”培养,“现场工程师”培养,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去向落实率高于95%,每年约15%的毕业生进入国企工作,进入风电、光伏、新能源电池行业的毕业生年平均增长率在6%以上。大量毕业生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近三年为曲靖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中农国际钾盐、北京协和风电集团、酒泉天煜新能源、曲靖阳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曲靖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输送光伏人才500余人。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是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经济管理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学科发展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重要使命。学院的前身是经济管理教研室,成立于1978年,2004年更名为经济管理系,2017年更名为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目前,学院下设财务会计和经济管理两个教研室。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123”的工作特色:即“以党的建设为引领“1”,培育学生的即时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创建一流的教师团队、一流的教育服务、一流的品牌学生“3”。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有专兼职教师66人,其中,校内专业教师36人,外聘兼职教师近30人。校内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讲师6人,注册会计师2人,高级物流师2人,中级会计师7人,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云南省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秘书长1人、委员1人,云南省电子商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云南财政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云南省教育厅师资队伍建设专家库成员2人,云南省连锁经营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2人。2024年教师团队成功申报云南省教育厅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科技创新团队,教师们不仅在教育、教学、科研上有所建树,还积极参与企业咨询、政策制定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物流与供应链人力资源专委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会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智能物流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学院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派教师到德国、加拿大、新西兰、泰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来校交流,为学生带来前沿的学业信息和行业经验。

专业设置与特色:学院现设有6个专业,如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特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仿真实践、企业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就业工作: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学生顺利就业。近五年来学院年终就业率均在95%以上,特殊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录取率60%以上,大学生就业、升学和创业均呈现高质量发展趋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

  师资队伍介绍:系部现有专业教师30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2名,讲师10名,助教6名(双师型教师17名,研究生9名)。分别担任文秘、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业设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工作。

实习实训条件:学院教学条件优越,教学手段先进。已建成数码艺术设计专业群省级校内实训基地,三维设计工作室、后期处理工作室、数字绘画实训室、数字化办公技术实训室、数字化空间设计虚拟仿真实训室、校园演播厅等均达到了业内先进水平;现代文秘综合实训室、公共管理综合实训室、婴幼儿早期活动和照护实训室等均能同时满足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的需要,为学院各部门提供服务。近年来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产教融合、科创融汇提供了重要支撑,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科研成果:专业教师科研成果突出,主持并参与了100余项地厅级以上科研课题,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教材3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获得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奖1项,曲靖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5项。

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坚持职业教育理念,注重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及企业、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师生利用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广告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师生的数百件作品被采用。现代文秘、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平均每年为学校及合作企事业单位各部门提供10000多小时的专业服务,受到较好评价。学院师生参与完成了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CIS系统的设计工作及图书馆景观设计等项目,有多项成果被采用。参与了富源县、沾益区、马龙区、麒麟区等多个社区和乡镇的人居工程改造和环境美化项目,得到社会好评。

专业设置:学院现有建筑室内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现代文秘、人力资源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6个专业,在校生人数2000余人。

就业情况: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本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就业率均在98%以上。


信息技术产业学院

师资队伍介绍:我系现有专业教师15人,计算机工程硕士9名,在职攻读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4名,在职攻读软件工程硕士学位1名,大学本科学士学位1名,分属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工程四个专业群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均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评员证和专业技术人员证书。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3人。40岁以上3人,30~40岁6人,30岁以下5人,多数教师均为计算机各专业教材的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每年均有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年富力强,经验学识俱佳。全部教师均有从事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对待学生耐心、细致,亲和力强。外聘兼职专家4人,系统分析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1人,均为各行业计算机专业的专家和技术主管。

实验实训设备:我院拥有学生实验用机1000余台,1000MB电信宽带接入,WIFI覆盖校园。实训设备配置高,设施先进。现拥有网络安全实训室、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物联网应用实训室、传感网实训室、软件开发实训室、移动互联实训室、数字媒体实训室、计算机专业基础实训室,还配有电商直播间、1+X证书考证室、职业技能大赛设备,完备的实训设备为教师教学和学生专业实践提供优质条件。

科研成果:信息技术产业学院科研成果丰富,每年均有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省部级及市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校级科研项目数项,校企合作出版教材多本。如教育部第二期供需育人项目《武汉伟创聚赢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媒体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省部级(国家一级学会)科研项目《基于联邦学习模型的对抗样本攻击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等。科研成果实现一定质量的转化,如院级科研项目《在线教育资源库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共享;首届云南省煤炭科学技术奖获奖软件《CIED练习考试系统》提供了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等。

学生培养及就业情况:多年来我院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计算机设计技能大赛国家三等奖、云南省级二、三等奖数个、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省高新技术竞赛CAD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制作大赛国家三等奖、云南省首届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三等奖等,学生专业自信心较强。在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战略新形势下,最终就业率均高于90%。


现代服务产业学院

现代服务产业学院,是围绕国家发展健康产业和省委省政府“三张牌”战略,以培养绿色大健康产业人才所设置的混合制二级学院,学院秉承“以行业产业带教育,以教育促产业”的办学理念,深度践行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育人、产业支撑”的办学思路凸显了学院在实习实训、技能传承、产教融合、现代学徒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为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劲的“智慧动力”。

科研成果:学院围绕现代服务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组建教材研发专班,积极参与全国中高职课程体系与教材的开发工作,2020年以主编、副主编身份参编全国餐饮职业教育指导委会员重点课题“基于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中高职课程体系与教材开发研究”成果教材以及餐饮职业教育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新形态一体化系列教材16部。

2023年,由侯邦云老师参编的《菜点创新设计与实训-工作手册式》、朱云虎老师参编的《食品营养与配餐》两本教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定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023年《味道中国走进云南》与《中国面点技艺传承》两门课程在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曼谷职业教育中心通过认证,正式线上运行。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获批云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

留学生培养项目:为主动融入服务云南省“3815”战略,聚焦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打造“留学中国﹒学在云南”品牌,学校与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曼谷职业教育中心、泰国吞武里职业学院开展海外分校建设中泰双学历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培养项目,共建“中泰国际学院”“中泰滇菜工坊”,以现代服务产业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为基础开展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2024年3月,首批泰国留学生到我校报到,学制为2+1,其中在我学院学习时间为1年。

开设专业:学院目前共开设四个专业,分别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餐饮智能管理、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课程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就业情况:学院着力搭建院校、行业、企业共发展的平台,共同探索和寻求更优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通过校企合作论坛、供需见面洽谈会、就业双选会等形式,与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海南、成都、昆明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自2019年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年终就业落实率均在98%以上,困难毕业生就业落实率100%。学院专升本录取院校均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如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学院、曲靖师范学院、普洱学院、文山学院等。


重点实验室

重点学科

可授予的学位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优化、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可纳入的专任教师共585人校内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为37%,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教师占比21.17%,具有教授职务教师占比3.57%省级“万人计划”1人、教学名师5人、名师工作室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3个。

近五年学校教师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2项;全国体育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6项;省级体育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


学生人数

开设专业50余个,有全日制大专在校生1.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