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正在进行中,形形色色的招生诈骗案件也进入了高发期。为了保证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阳光高考平台特制作本专题,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非法中介诈骗活动,避免蒙受经济损失。
随着招生大幕的拉开,各处捷报频出,几家欢喜几家愁。也正是这个时候,一些“李鬼”开始抛头露面招摇过市。这不,巴先生的4万元险些就打了水漂。幸好,在周围人的提醒下,他没有“入套”。对此,警方昨日发布提醒,招生诈骗与网络诈骗已经合流,考生和家长切莫上当受骗。[详细]
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些成绩不理想或成绩踩钢丝的考生家长开始调动一切人脉托人找关系,为孩子“走后门”。近日,宁波一位考生家长在网络论坛发帖说,孩子高考成绩离一本线差一分,但一个熟人说,只要肯花十万元,保证孩子上某211重点大学。“怎么办?这钱到底花不花?”这位家长在纠结。
如同每年高考季一样,一些不法分子又开始设圈套、布骗局,故伎重演引考生家长上当。近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现了黑中介以“交钱就能实现低分高录”的虚假承诺为诱饵,对考生家长实施诈骗的案件。有些不法分子谎称自己是某校招办内部人员或自己有“特殊关系”,暗示可以帮助考生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索取指标费。……[详细]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省级招办按一定程序对录取考生进行审核备案后,由招生院校通过邮政特快专递等给据邮件方式寄送录取通知书(不得采用平信或代领方式递送),通知书上只盖招生院校印章,不加盖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录取专用章。
从考生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到录取信息,到录取通知书寄到考生手中,至少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若考生在被录取的批次结束后一个月仍未收到录取通知书,可向录取学校电话咨询。
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和考生信息确认表后,应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录取结果,如查询的信息与通知书、确认表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和层次等,则通知书是真实可信的。否则,你手中的录取通知书多半有问题。考生及家长应三思而行,避免上当受骗。甄别录取通知书真伪,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查录取真伪;第二步,查学校真伪;第三步,查学籍真伪。[详细]
每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期间,一些非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形式的办学机构也在招生,如自学考试助考班、成人高考考前辅导班、网络教育学院等,纷纷给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除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通知书,考生接到所谓的录取通知书大致有四类:第一类是成人高校录取通知书,第二类是高校举办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考班录取通知书,第三类是个别高校非学历教育录取通知书,第四类就是假录取通知书。[详细]
高招录取正在进行中,在历年的高招录取结束后,都会有许多落榜生收到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职录取通知书,如何辨别这些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备案、自设二级学院擅自招生的民办高职院校?有关专家为考生和家长支了三招。
第一招,对照招生手册,看该校是否经教育部门备案;第二招,关注学费价格,如高得离谱值得注意;第三招,查看该校招生简章,核对其“身份”。[详细]
编辑:陈霄飞 美术编辑:王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