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开发区:转型升级后职业教育发展路向何方
2011年05月11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1984年国家设立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到现在,开发区已经走过了27年,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作为招商引资软环境和经济发展技术人才库的开发区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同步转型和升级的难题。
不久前,全国第二届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界和职教界人士,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证,共同探讨开发区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挑战。
在苏州工业园区,随着3+5产业规划的出台,园区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逐渐显露。这中间,既可以看到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抓住机遇而生的喜悦,也可以看到职业技术学院迎接挑战,专业、师资、实训等逐步转型的思考,还可以看到工业技术学校因人才培养层次不适应园区需要而盼望升级的苦恼。
苏州工业园区的每一个精彩落笔都能展现出国家级开发区的先导和示范效应。产业发展是这样,职业教育发展也是这样。园区校企深度合作的经验,值得全国职业院校去借鉴;园区人才结构的改变,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去研究。
■本报记者 翟帆/文
二次创业——园区迈出转型升级步伐
在国家的布局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而存在。一场国际金融危机让开发区依赖外资的增长模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而同时,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开发区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低成本和政策优势也在不断弱化。这些都让开发区管理者不得不提前谋划转型升级——而按照国际惯例,开发区至少要在发展20年、红利出尽后才会考虑转型升级。
2009年11月,《苏州工业园区3+5产业发展报告》向社会发布,详细分析了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思路。
园区3+5的产业发展定位,前者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后者为新兴产业,抢占生物医药、软件动漫游戏、生态环保、纳米光电新能源、融合通信这五大新兴产业制高点。前者主攻提升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后者主攻中国创造。
制造业升级,攀升“微笑曲线”高端
从这份报告中可以了解到,经过前15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化学制品及医药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制造等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生产体系。其中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制造两大产业以高度的产业集聚规模成为引领园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不过,园区里庞大的制造业生产体系却只是作为一个外资企业的生产车间而存在——大多数企业都是国外垂直整合制造企业的生产工厂,产品以出口为主,市场和供应链都在境外,核心原材料、关键设备、生产组织及市场严重依赖母公司。
“微笑曲线”理论告诉我们,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曲线的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而园区的产业恰恰大多处于中间环节。
向产业链、价值链两端延伸,是园区给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定下的明确目标。根据3+5产业报告,园区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制造两项主导产业的升级转型,将突破和改善两头在外的车间式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和规模能级,努力打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内外销相对均衡、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服务业拓展,成就第二增长极
现代服务业,与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构成了驱动园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2005年起,园区提出服务业发展倍增计划。目前,园区里集聚了现代服务企业1200多家,就业人口近6万人。
3+5产业发展报告提出,要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现代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其中金融和物流将会是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与上海错位发展将是园区金融服务业一个重要发展定位,园区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股权基金、私募基金以及金融后台服务的引进上。物流产业的发展则将以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区,建设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示范区。
而园区中已经具有较强实力的服务外包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加强。重点发展ITO(信息技术外包)、有选择的发展BPO(业务流程外包),积极培育KPO(知识流程外包),着力打造信息技术外包集聚区、生物医药外包集聚区等8个外包集聚区,政府与企业共同建设“中国模式服务外包产业第一园”。
文化产业则着力打造环独墅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金鸡湖文化娱乐集聚区、环阳澄湖文化主题公园集聚区,建设国家动画基地、创意设计基地、出版发行基地、新闻传媒基地、会议展览基地、影视演艺基地。
新兴产业诞生,成为“中国创造”引擎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园区把目标瞄准了拥有自主创新巨大活力的新兴产业,锁定了5个高端领域。
3+5产业发展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纳米光电新能源、软件与动漫游戏、融合通信、生态环保五大新兴产业。园区预计,到2012年末,园区将初步形成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建成1至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基地。企业总数达到1100家,新兴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其中5至10家超10亿企业,50家以上超亿元企业,5至10家企业上市。
尽管园区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成立不过一到两年的时间,但这些“新生儿”已成为园区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他们普遍“个头”很小——占地不大,人员不多,但能量却很大,人均产值能达到几百万元,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土地上也能产出1个亿的GDP。
可以预计,当几年后,这些“小巨人”依靠技术优势独步天下的时候,也就是苏州工业园区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之时。
再造生产力——园区职教亟待转型升级
在园区独墅湖畔若水路上,有两所学校比邻而居,这就是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与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不远处,与两所学校隔街相望的,是园区内唯一的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正是这3所学校,构成了园区的技能人才库。在产业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这3所学校的名字仿佛是3个历史节点,他们之间短短数百米的距离,却是园区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到现代制造业再到现代服务业17年的跨越。
只有一流的职业教育才能匹配一流的开发区。如今,面对园区二次创业,学校重新思索自己的定位,思索如何为园区的发展再造生产力。同产业发展一样,转型和升级也成为这些职业学校无法回避的选择。
培养模式转型:通过深层次校企合作,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加强师资力量
根据园区的产业布局,这些年,园区职业学校陆续设置了64个专业,涉及精密机械、电子信息、金融商贸、物流管理、软件服务等领域。
“不过,3+5产业规划出台后,我们发现还是有供需不配套的问题,特别是新兴产业。”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亢越说。他曾到企业作过调查,了解到,各院校所提供的毕业生,很多在未经企业培训的情况下不能直接投入工作。“这主要是由于产业核心技术更新换代过快,以至于学校的专业、课程、师资一时无法及时跟进。”亢越说。
为了使专业链与产业链高度铆合,园区职业学校都在探寻自己的路径。
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单强告诉记者,学院成立了由外企人事经理、工程师、教育专家等人士组成的专业与课程开发委员会,建立了科学严谨的专业管理程序,针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最新发展态势,不断开发新专业,最大限度满足园区企业的人力资源要求。“专业和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才能满足产业的需要。为此,学院提出的口号是:用明天的科技,培养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单强说。
园区服务外包学院诞生于园区产业转型之后,这让学院的专业设置有了后发优势——全部瞄准园区人才需求最为紧缺的ITO、BPO和数字媒体外包三大领域。学院整合了服务外包行业各种课程资源,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构建出一套实用的现代服务业人才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零公里”就业。
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夏芳介绍说,解决师资难题,主要靠深化校企合作。为了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园区鼓励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优先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师等高技能人才,鼓励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评定相应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专业技术职称,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招贤纳士,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打出了面向全国聘请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和国际化背景“双师型”教师的大旗。招聘来的教师,被分批派往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访问,以打造一支融理论教学、实训指导、项目开发为一体的三维复合型师资队伍。
在园区服务外包学院,记者见到一位名叫王伟的教师,在被杨冬院长“挖”来之前,是全球著名电信供应商安德鲁公司的一名高级管理人员。王伟告诉记者,学校50%的教师是来自国际知名企业的工程师、留学归国精英和外籍教师,90%以上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们大多熟悉国际前沿技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水平。
培养内容升级: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学校办学层次
“10年前,我们招过那些‘放下锄头、拿起榔头'的普工,但现在不会了。”在不久前的一场校企对话会上,三星电子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成春这样表态。他告诉记者,10年来,企业员工数从4850人减少到3800人,但劳动生产率却大大提高,“这主要是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来实现的,所以员工的素质很重要。”他说。他的这番话道出了随着产业的转型,企业用人情况也在发生转变这一实情。
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亢越认为,传统制造业劳动强度大、流动性大等特点决定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无怨无悔的工作作风。而现在的企业则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除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语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等基本要求外,还要具有自我学习提升能力、法律意识、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精神和品质。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实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校长王乃国说。王乃国一直认为,职业教育不是职业技能的教育,而是内涵更宽广的职业素养的教育。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其中前三方面是内隐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外显的。
他曾对30家企业作过调查,企业普遍认为,前三方面占一个人职业素养的65%,而最后一个方面只占一个人职业素养的35%。“企业更看中内隐的素养,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发展的潜力和成功的可能。”王乃国说。
基于此,园区工业技术学校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的IPQ教育模式——“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个性化职业教育模式”已初具形态。
不过,工业技术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虽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由于学校办学层次较低,学生素养提升到一定阶段后就遇到了“天花板”。
王乃国告诉记者,园区进行过测算,到2015年,园区就业人口为65万多人,大专以上人才总量将达到近27万人,人才密度达到47.5%,“产业转型升级后,将减少人力资源中低学历层次就业人口数量,提高大专学历以上人才比例。”他说。
这一预测让王乃国感到巨大的压力。确实,随着园区转型,园区所需人才结构也发生了转变,中等职业学校为园区服务的空间正在越变越小,因此学校提升办学层次也就成了王乃国的心愿和努力方向。
不久前,全国第二届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界和职教界人士,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证,共同探讨开发区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挑战。
在苏州工业园区,随着3+5产业规划的出台,园区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逐渐显露。这中间,既可以看到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抓住机遇而生的喜悦,也可以看到职业技术学院迎接挑战,专业、师资、实训等逐步转型的思考,还可以看到工业技术学校因人才培养层次不适应园区需要而盼望升级的苦恼。
苏州工业园区的每一个精彩落笔都能展现出国家级开发区的先导和示范效应。产业发展是这样,职业教育发展也是这样。园区校企深度合作的经验,值得全国职业院校去借鉴;园区人才结构的改变,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去研究。
■本报记者 翟帆/文
二次创业——园区迈出转型升级步伐
在国家的布局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而存在。一场国际金融危机让开发区依赖外资的增长模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而同时,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开发区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低成本和政策优势也在不断弱化。这些都让开发区管理者不得不提前谋划转型升级——而按照国际惯例,开发区至少要在发展20年、红利出尽后才会考虑转型升级。
2009年11月,《苏州工业园区3+5产业发展报告》向社会发布,详细分析了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思路。
园区3+5的产业发展定位,前者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后者为新兴产业,抢占生物医药、软件动漫游戏、生态环保、纳米光电新能源、融合通信这五大新兴产业制高点。前者主攻提升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后者主攻中国创造。
制造业升级,攀升“微笑曲线”高端
从这份报告中可以了解到,经过前15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化学制品及医药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制造等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生产体系。其中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制造两大产业以高度的产业集聚规模成为引领园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不过,园区里庞大的制造业生产体系却只是作为一个外资企业的生产车间而存在——大多数企业都是国外垂直整合制造企业的生产工厂,产品以出口为主,市场和供应链都在境外,核心原材料、关键设备、生产组织及市场严重依赖母公司。
“微笑曲线”理论告诉我们,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曲线的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而园区的产业恰恰大多处于中间环节。
向产业链、价值链两端延伸,是园区给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定下的明确目标。根据3+5产业报告,园区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制造两项主导产业的升级转型,将突破和改善两头在外的车间式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和规模能级,努力打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内外销相对均衡、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服务业拓展,成就第二增长极
现代服务业,与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构成了驱动园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2005年起,园区提出服务业发展倍增计划。目前,园区里集聚了现代服务企业1200多家,就业人口近6万人。
3+5产业发展报告提出,要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现代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其中金融和物流将会是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与上海错位发展将是园区金融服务业一个重要发展定位,园区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股权基金、私募基金以及金融后台服务的引进上。物流产业的发展则将以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区,建设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示范区。
而园区中已经具有较强实力的服务外包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加强。重点发展ITO(信息技术外包)、有选择的发展BPO(业务流程外包),积极培育KPO(知识流程外包),着力打造信息技术外包集聚区、生物医药外包集聚区等8个外包集聚区,政府与企业共同建设“中国模式服务外包产业第一园”。
文化产业则着力打造环独墅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金鸡湖文化娱乐集聚区、环阳澄湖文化主题公园集聚区,建设国家动画基地、创意设计基地、出版发行基地、新闻传媒基地、会议展览基地、影视演艺基地。
新兴产业诞生,成为“中国创造”引擎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园区把目标瞄准了拥有自主创新巨大活力的新兴产业,锁定了5个高端领域。
3+5产业发展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纳米光电新能源、软件与动漫游戏、融合通信、生态环保五大新兴产业。园区预计,到2012年末,园区将初步形成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建成1至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基地。企业总数达到1100家,新兴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其中5至10家超10亿企业,50家以上超亿元企业,5至10家企业上市。
尽管园区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成立不过一到两年的时间,但这些“新生儿”已成为园区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他们普遍“个头”很小——占地不大,人员不多,但能量却很大,人均产值能达到几百万元,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土地上也能产出1个亿的GDP。
可以预计,当几年后,这些“小巨人”依靠技术优势独步天下的时候,也就是苏州工业园区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之时。
再造生产力——园区职教亟待转型升级
在园区独墅湖畔若水路上,有两所学校比邻而居,这就是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与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不远处,与两所学校隔街相望的,是园区内唯一的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正是这3所学校,构成了园区的技能人才库。在产业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这3所学校的名字仿佛是3个历史节点,他们之间短短数百米的距离,却是园区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到现代制造业再到现代服务业17年的跨越。
只有一流的职业教育才能匹配一流的开发区。如今,面对园区二次创业,学校重新思索自己的定位,思索如何为园区的发展再造生产力。同产业发展一样,转型和升级也成为这些职业学校无法回避的选择。
培养模式转型:通过深层次校企合作,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加强师资力量
根据园区的产业布局,这些年,园区职业学校陆续设置了64个专业,涉及精密机械、电子信息、金融商贸、物流管理、软件服务等领域。
“不过,3+5产业规划出台后,我们发现还是有供需不配套的问题,特别是新兴产业。”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亢越说。他曾到企业作过调查,了解到,各院校所提供的毕业生,很多在未经企业培训的情况下不能直接投入工作。“这主要是由于产业核心技术更新换代过快,以至于学校的专业、课程、师资一时无法及时跟进。”亢越说。
为了使专业链与产业链高度铆合,园区职业学校都在探寻自己的路径。
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单强告诉记者,学院成立了由外企人事经理、工程师、教育专家等人士组成的专业与课程开发委员会,建立了科学严谨的专业管理程序,针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最新发展态势,不断开发新专业,最大限度满足园区企业的人力资源要求。“专业和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才能满足产业的需要。为此,学院提出的口号是:用明天的科技,培养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单强说。
园区服务外包学院诞生于园区产业转型之后,这让学院的专业设置有了后发优势——全部瞄准园区人才需求最为紧缺的ITO、BPO和数字媒体外包三大领域。学院整合了服务外包行业各种课程资源,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构建出一套实用的现代服务业人才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零公里”就业。
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夏芳介绍说,解决师资难题,主要靠深化校企合作。为了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园区鼓励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优先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师等高技能人才,鼓励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评定相应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专业技术职称,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招贤纳士,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打出了面向全国聘请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和国际化背景“双师型”教师的大旗。招聘来的教师,被分批派往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访问,以打造一支融理论教学、实训指导、项目开发为一体的三维复合型师资队伍。
在园区服务外包学院,记者见到一位名叫王伟的教师,在被杨冬院长“挖”来之前,是全球著名电信供应商安德鲁公司的一名高级管理人员。王伟告诉记者,学校50%的教师是来自国际知名企业的工程师、留学归国精英和外籍教师,90%以上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们大多熟悉国际前沿技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水平。
培养内容升级: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学校办学层次
“10年前,我们招过那些‘放下锄头、拿起榔头'的普工,但现在不会了。”在不久前的一场校企对话会上,三星电子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成春这样表态。他告诉记者,10年来,企业员工数从4850人减少到3800人,但劳动生产率却大大提高,“这主要是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来实现的,所以员工的素质很重要。”他说。他的这番话道出了随着产业的转型,企业用人情况也在发生转变这一实情。
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亢越认为,传统制造业劳动强度大、流动性大等特点决定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无怨无悔的工作作风。而现在的企业则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除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语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等基本要求外,还要具有自我学习提升能力、法律意识、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精神和品质。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实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校长王乃国说。王乃国一直认为,职业教育不是职业技能的教育,而是内涵更宽广的职业素养的教育。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其中前三方面是内隐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外显的。
他曾对30家企业作过调查,企业普遍认为,前三方面占一个人职业素养的65%,而最后一个方面只占一个人职业素养的35%。“企业更看中内隐的素养,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发展的潜力和成功的可能。”王乃国说。
基于此,园区工业技术学校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的IPQ教育模式——“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个性化职业教育模式”已初具形态。
不过,工业技术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虽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由于学校办学层次较低,学生素养提升到一定阶段后就遇到了“天花板”。
王乃国告诉记者,园区进行过测算,到2015年,园区就业人口为65万多人,大专以上人才总量将达到近27万人,人才密度达到47.5%,“产业转型升级后,将减少人力资源中低学历层次就业人口数量,提高大专学历以上人才比例。”他说。
这一预测让王乃国感到巨大的压力。确实,随着园区转型,园区所需人才结构也发生了转变,中等职业学校为园区服务的空间正在越变越小,因此学校提升办学层次也就成了王乃国的心愿和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