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知己必知六大要素

2010年03月25日 来源: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张艺执

  张艺执:全国唯一连续多年出版个人高招专著的专家。自高校《招生章程》问世即研究达9年之久,是全国“把握招生章程,掌握报考新技巧”的首倡者,是预测校线(两线差加修正值法、分数排序定位法、分数含金量区别法)和专业线(三线差加修正值法)四大方法的独创者,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09中国管理科学理论成就奖获得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个人会员。

  下文摘自《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 张艺执 著,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知己就是考生对自己的高考竞争实力,即德、智、体的综合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恰如其分的估价。怎样才算知己呢?需要掌握六大要素,即知己必知六大要素。 

  一、平时学习作基础 

  何谓平时学习情况,也就是平时学习成绩与水平。即了解与掌握考生高中以来的学习状况,主要是高三阶段尤其是高三下学期约3~5次调考、联考、模拟考的情况,或者是2~3次模拟考的情况(各地稍有不同),当然还包括平时的课堂笔记、课堂作业、课堂练习、小测验(每天一练、每周一练)等。对此,有些考生和家长可能有这样看法,不就是填几所学校和几个专业,有必要掌握平时学习情况吗? 

  (一)掌握平时学习情况是不是多此一举?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来说,掌握平时学习情况是不是多此一举?笔者认为,这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吗?对于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的人来说,掌握平时学习情况确实是多此一举。但对这些高考志愿填报存在误区的考生及家长也有必要说上几句,试想一下,一个考生经过了十年寒窗,才有此一博,哪会那么简单,几天就能“搞定”?具体来说,假定某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在一本水平,需要考虑的一本学校至少是5~6所,二本的学校至少是5~6所,三本的学校也是需要考虑的,就不算了;但余量是必须留的,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这20所学校,你把他的“前世今生”了解清楚,就不止几天;你把这20所学校的招生章程加以解读、吃透,就不止几天;你把这20所学校的综合实力加以比较、分出高低,就不止几天;你把这20所学校的前3~5年的录取最低分数线(简称校线)加以掌握,并把当年的校线测算出来,就不止几天,等等。因此说,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 

  2.填报平行志愿就容易“搞定”吗? 由于平行志愿将第一志愿由一个变成了几个,有些考生和家长就想当然地认为,哪还不容易“搞定”?我就是凭蒙、靠猜、再加碰,也能撞上一个。事实果真如此吗?不可否认的是,实行平行志愿,的确提高了考生的投档率,尤其是高分考生的投档率。但是,投档与录取是两回事。由于总的录取率没有提高,仅仅只是相对高分考生的录取率提高了,反过来说,相对低分考生的录取率反而降低了,这是其一;其二,凭蒙、靠猜、再加碰,是不一定能保证被投档的,这无疑会加大高分考生的滑档风险;其三,由于高校的投档数量通常要大于录取的数量,就必然会产生退档。你凭蒙、靠猜、再加碰,即便能幸运的被投档,但能保证不被退档吗?其四,由于平行志愿并非真平行,也只是相对、有限的平行,故而平行志愿也有较大的风险;其五,河北省实施了三年的平行志愿,可在2009年高考中共有82名600分(高出重点线31分)以上的理科考生落榜,最高分达662分。虽然,本科第一批次计划较去年有所增加,投档比例一般也仅为105%,有的院校甚至将投档线上的考生“照单全收”,但被退档的考生仍有1700名左右,至于滑档的考生那就更多了。因此从确保录取的角度,对许多考生和家长上来说,凭蒙、靠猜、加撞是绝对不行的。平行志愿不仅不容易“搞定”,反而更难“搞定”。 

  3.掌握平时学习情况是一个良好习惯吗?对总复习作用也很大吗?对于认为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门非常复杂而又“深奥”的学问,需要几个月、半年、一年时间,才能做到填得好、报得巧的人来说,掌握平时学习情况就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因为: 

  其一,掌握平时学习情况是考生及家长的一个良好习惯。其主要作用在于,实现考生、学校老师及家长三方之间的良性互动,即考生根据平时学习情况自己推动自己不断提高与进步;学校老师及家长掌握考生平时学习情况共同推动考生不断提高与进步。从实质上来说,这是达到“考得好”目的的一大法宝。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仅对于考生的高考有帮助;对于他们进入大学学习也有帮助,乃至于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会有莫大的好处。 

  其二,掌握平时学习情况,对考生在高考总复习阶段作用也较大。因为在高考总复习阶段,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温故知新、夯实基础、查漏补缺、不断提高的过程。很显然,考生掌握了平时学习情况,就对自己的“过去”了然于胸:哪些“错误”已完全改正:哪些“错误”还在重犯;哪些“错误”还在时断时续;也就是,哪些知识点已完全掌握;哪些知识点还完全没有掌握;哪些知识点还需要进一步掌握等等。如此一来,考生在高考总复习阶段就是不想提高也是不可能的;这显然是达到“考得好”的又一大法宝。 

  (二)掌握平时学习对哪种方式的作用更大? 

  为什么说掌握平时学习情况对于考前猜分填报和考后估分填报的考生(考前2个市和估分7个省市区)的作用更大。这是因为: 

  1.我国高考志愿填报的三种基本方式。由于全国的高考是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实行属地化管理并负责组织实施。于是,我国的高考志愿填报就出现了三种基本方式。 

  (1)哪三种基本方式?201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基本方式可能还是这样:北京市和上海市共2个直辖市是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由于具体填报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考试还未进行之前,故以下简称“猜分填报”;天津市、山西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河南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7个省市区是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由于具体填报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考试刚刚完成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故以下简称“估分填报”;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河北省、浙江省、福建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广东省、吉林省、甘肃省、贵州省共22个省市区是高考后据分填报志愿,因为具体填报的时间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即高考考试分数已经知道,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经知道,故以下简称“据分填报”。这里,分几次填报志愿的,以本科为划分。 

  (2)何为“据分填报”?对于高考后公布了考生成绩,公开了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再填报志愿的方式,有的省区将其称之为看分填报,有的省区将其称之为出分填报,还有的省区将其称之为知分填报。笔者认为,准确虽然准确,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还有,全国对此称谓也有必要加以统一;于是笔者将其称之为“据分填报”。为什么?其一,依据高考考分、某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自己考分的排序定位,以及相关政策、信息、资料填报志愿者也;其二,笔者希望天下的考生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都有理有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3)这三种志愿填报方式的差异在哪里?对于这三种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的差异,不只是填报时间早几天晚几天的问题,他对于考生填报志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第一种“猜分填报”的考生至少会面临自己究竟能考多少分?是按高考发挥正常还是按高考发挥失常填报?在全市的考生中我会有怎样的排序位置?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多少?预报考学校的投档线是多少?预报考学校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等问题。第二种“估分填报”的考生会碰到,自己究竟考了多少分?估分估得准不准?误差究竟该留多大合适?其他考生考得如何?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多少?预报考学校的投档线是多少?预报考学校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等问题。第三种“据分填报”的考生则会在信息透明(据分、据线、据位)后面临,怎样避免高分“撞车”?预报考学校的投档线是多少?预报考学校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等问题。广大考生及家长必须了解这三种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的优劣、差异,并有针对性的掌握其方法与技巧。关于这三种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的优劣、差异的详细比较、区别,笔者已于2007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加以表达与说明,故在此不作赘述了。 

  2.“猜分填报”仅据模拟考成绩能定报志愿的考分吗?对于“猜分填报”的考生来说,仅仅依据3次模拟考或2次模拟考的成绩就能确定自己填报志愿的考分吗?如果他们是对自己及子女高度负责的有再学习能力并掌握了一定方法与技巧的考生及家长,他们就不会这样。他们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考分看知识点的掌握。即便对于学习情况一惯比较稳定的考生来说,他们也会在3次模拟考或2次模拟考的成绩基础上考虑如下:……等等。对于哪些学习情况一惯不太稳定的考生,甚至是波动较大的考生来说,首先要……等等? 

  3.“猜分填报”不结合平时成绩报志愿不太合适。对于“猜分填报”的考生来说,仅仅根据猜测估计本人的高考总分以及所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认定当地当年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就报填报高考志愿是不太合适的。因为运用高考总分的前提条件是考题的难易程度相等、至少是变化不大,从而决定导致相邻的至少两年间当地的录取控制分数线相等、至少是变化不大。这其中的因素、条件是很多的,当然其主要因素与条件是高考考题的难易程度相等、至少是变化不大。这是谁也把握不了的,这是谁说了也不算的。在笔者的印象中,北京市有关领导近几年在高考前都说过,北京高考的难易度将与上年持平。笔者知道,他所说的持平是高考难度系数原则上控制在0.55至0.65之间。也就是说,如果卷面满分为100分,考生平均得分应在55分至65分之间。如果试卷满分为150分,则考生的平均成绩为82.5分至97.5分属于正常。如果考生与家长将此理解为录取控制分数线一分不变,或者是只有几分的变化,那将是可悲可叹的。
由于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从录取考生的角度看,单纯讲某考生高考成绩的高低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重要的是该考生在群体中的排列位置。因此掌握平时学习情况,并根据平时学习情况的定位,再结合模拟考试的定位,对填报高考志愿是大有益处的。 

  4.“猜分填报”要两者兼顾。“猜分填报”在强调重视模拟考试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要兼顾到平时的考试成绩,因为模考只是几次较为特别的考试而已。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一些成绩一贯较好,但在模考中出现较大失误的可能。这类同学,……。对于几次模拟考试成绩稳定的考生,能有平时学习情况加以参考,不是更能增添信心和勇气吗;再则,说考试成绩稳定,也不等于成绩一分不变,一点波动也没有,能有平时学习情况加以参考,岂不是能给决策增添依据吗。对于几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稳定而波动很大的考生,只有参考平时学习情况,经认真分析后再作决定才是明智的正确的。
  5.“估分填报”估准考分非常重要。对于“估分填报”的7个省市区的考生来说,尽可能将高考考分估得准确一些非常重要。这里除了掌握正确的估分方法外,可采用比对分析填报法,即在……到底高在哪里?由此确定是真高还是假高,高多少比较合适。高考考分比平时成绩低又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到底低在哪里?由此确定是真低还是假低,低多少比较合适。从而使得估分尽可能的准确一些。 

  6.估分失误是填报志愿的“大忌”。为减小失误并加大估分的把握性,也可采用定位修正填报法,……。这里需考虑:(1) 平时学习成绩是否稳定;(2) 高考发挥是否正常;(3) 考题难易与自身相关联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报考拟采用…… 

  对于“据分填报”的22个省、市、区的考生来说,由于省掉了猜分、估分、定位测线等等环节,直接知道自已的考分,并可根据所公布的高考总分成绩一分一段(或几分一段)统计表,就可知道自已在全省(市区)中准确的位置。于是,考生本人智育的竞争实力就一目了然。 

  一般说来,基础扎实、学习用功的学生,他(她)的考试成绩总是处于领先地位;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没有特别的学习心得,考试成绩可能时好时差,处于中游状态且不稳定。一个考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如何,大体上决定了他(她)的高考成绩在什么水平,那些期望于自己子女的家长及某些期望于自己的考生,会在高考时有出色的或超常的发挥,大多数都是不客观的不现实的,或者说不太理性的。每位考生都应该保持一份平常心,反而才有可能有出色的或超常的发挥。 

  以上是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对极少数平时的学习成绩特别优异或参加竞赛获奖者来说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他们有的可以被保送至高校,也就是说不用参加高考;还有的可以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获得“通行证”后,至少可比该校其他同学高考总分低20分就可被所报的自主招生高校录取,有的高考总分仅达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就可被所报的自主招生高校录取,优惠可达50分以上;还有的可以获得加分投档的优惠(各地稍有不同)。 


1 [2] [3] [4] [5] [6] 下一页